談談靈魂體

用“靈、魂、體”的三個方面(三元論)來形容一個人,這論述在基督信仰中究竟有沒有根據?在Daniel M. Brown所寫的《三元論,靈恩派,和林前14》(Trichotomists, Charismatics, and 1 Corinthians 14)一文裡,他指出:緊跟19世紀三元論興起之後,是靈恩派的興起。Brown認為,靈恩派錯誤的解經是與三元論有關係的。三元論認為靈和魂是可以分離開的,靈恩派認為方言是在靈裡直接對神說話。那麼,既然理性是屬於魂,所以理性不明白靈裡的方言也就很正常和無所謂。從此也可見,三元論會產生對理性和知識的貶低,從而導致反智、反知識、反教義、反神學、和錯誤的解經。然而,眾所周知,倪柝聲是一貫主張三元論的,由於有人指責他的論述有偏靈恩,我這個死硬的福音派,聽到倪柝聲就躲避唯恐不及。然而,三元論真的反神學嗎?

有一回,信義宗(傳統福音派)神學院的德國籍教授歐牧師在竹北勝利堂講臺講述希伯來書(4:12):“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首先,他用帖撒羅尼迦前書(5:23):“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解釋三元論也有聖經根據。所以,三元論並不反神學。其次,希伯來書說這把利刃可以把魂與靈分開。至於為何提到骨節與骨髓?歐牧師遍尋解釋找不著。最後,在一本書裡看到說骨節是非常堅韌的,用以形容魂;而骨髓是軟的,用以形容靈。

這使我想起在電腦的軟硬體結構中,Firmware,固件(或韌件)是介於軟體和硬體之間的要件。一個電腦要能運行,非得有軟體、固件和硬體。這就好比人的活動得要有靈、魂、體。

靈、魂與體是三樣不同的東西,歐牧師把他們分隔如下:

體Body(σωμα):五官、肌肉、骨骼、運動。

魂Soul(ψυχη):理性、感情、意志。

靈Spirit(πνευμα):信心,聖靈的果子,智慧,創意,愛,敬虔,希望,服事人,愛敵人,揹十字架,瞭解聖經。

歐牧師特別提到了Soul(ψυχη)這個字在希臘文就是心理學的意思。人類對於體和魂的知識正在不斷累積,瞭解最多的是體,例如生物和醫學。我們對理性和感情的瞭解正在用數學、物理和心理學努力增進中。用人工智慧和心理學的數學模型有可能對於解決問題做理性的判斷,這個判斷甚至可以包含感情的影響。這個部分在過去因為工程師和心理學家的隔閡,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我自己就有深厚的體驗,要一個資深的軟體工程師去建立一個純人工智慧的模型較容易,但建立和心理學有關的模型很難,除非多花時間訓練足夠的心理學知識。不過,跨領域的學習近年來已經成為常態,所以要理解“魂”(理性、感情、意志)只是時間的問題。再給它50或100年吧,應該可以攻克。

但就現有知識而言,我們對於靈的理解非常少。譬如,魂的問題解決後,一個機器人有理智和感情,但如何讓它有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應該先要有聖靈,才可能達成。這也許是永遠不可能的,至少現階段是很難想像的。但從一個科技的角度看,好像有可能在這片完全沒有開發的處女地上,實現一些進展、解決一些人類的難題。比如,戰爭、政治的醜陋、貧富失均、法律的公正公義。

也許你說,ChatGPT已經夠有創意了。但誰給它提示符(Prompt)呢?還不是人的腦袋!很多ChatGPT的用戶經常發現,你的腦袋如果夠有創意,ChatGPT才能幫你完成你的創意。那麽生成式AI可否產生提示符?看起來答案是否定的。也許,量子智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也許你說,愛、喜、樂不就是魂裡面的感情嗎?但其實我們說的是聖愛和靈裡的喜樂,這方面我們的理解還是皮毛。我會在我的《得勝者的馬拉松》臉書專頁裡,從黃小石和張德建教授合著的《聖靈的果子》一書開始去理解這些皮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