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喜樂順服的傳道人——周康耀

周蒙愛

【編者按】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家族,乃是歷史 (History) 的主藉著這一家族顯明祂的作為,祂的故事 (His Story)。而歷史長河中的涓涓溪流,正是一代又一代經歷祂作為、述說祂作為、記錄祂作為的故事所串成;感謝蒙愛姐妹忠實記錄了她父親一生的故事。不但如此,她也曾寫下她祖輩數代的故事,詳見《心版》第28期(2018/12)《數代奇恩:宣教往事》、第29期(2019/12)《神怎樣帶領我祖父大衛》;願這些故事不斷激勵著我們,更緊緊地跟隨主的腳踪前行。所附家譜供參考,以明數代人物之關係。

簡歷身世。 家父周康耀(Charles Henry Ewing Chow)1904.3.18出生於南美洲英屬圭亞那,1982.8.21卒於北京,是鋼琴演奏家、作曲家、獨唱及多聲部歌唱家。在英國浸信會受訓講道後赴華宣教。1930年任上海海關高級職員,1932年北上清華教授音樂,开始從家庭查經到1936年組建北平寬街教堂。1937年與協和畢業留校的李璧夏醫師(Esther Pi-Hsia  Li,Bixia,1909-2005)結婚,婚後即赴內地宣教。1948年在汕頭講道、到福州鼓嶺執事之家奉獻,其時祖父子女五家齊聚香港,他本要接家眷出國,卻為福音缘故再回國。後任上海福音書房音樂編輯,出詩歌本三冊1052首。1956年初教會及福音書房被迫關閉。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管弦两系主任易開基、許勇三派二人接他到中央音樂學院任教,1964年他退休返京。1978年到離世前,任教中國醫科院協和研究生院英文口語。謹此簡記家父身世為人。

幾代信主。曾祖周洛伍牧師 (Luk Wu Chau),探访移民苦力蒙召,富戶高祖將兒獻與主。洛伍赴南美種植園做苦力傳道,在英屬圭亞那喬治敦植堂兩座,勞累早逝。祖父大衛9歲喪父,輟學進姐夫店學商。優銀牧師贈他姓氏(Ewing),班主任Hewlings每晨5時教他,半年讀完8年級,至囑:“無論遇何事,神必領你走過。”12歲因受浸被姐夫逐出,然大衛勤工事主,16歲即被立為教會長老。祖父因信譽卓著亦成企業家,並任英法荷屬圭亞那三國基督教聯合會長,曾奔波三座教堂以雙語講道,深孚眾望。後於中年過勞離世。祖母安梅利(Emily  Leung, 1870-1927)賢德聞名,育八子四女,在子女越洋宣教前後過世,送殯者眾。

幼年顯露音樂天賦 樂遵祖訓赴華植堂

音樂天賦。祖父大衛家業漸豐時我父出生,11子女均上牛津良校,家教重德才音樂體育,每主日崇拜後孩童禱讀頌讃。家父初學琴即顯天賦,他在四面開窗風滿樓堂的客廳獨自練琴,琴聲風聲震撼交融,老師催祖父另擇良師。後師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女教師半年,入選皇家音樂學院主辦鋼琴大賽,9歲的他彈奏拉赫馬尼諾夫#C小調前奏曲和巴赫G小調前奏曲一鳴驚人獲金奬。曾兩年蟬聯倫敦音樂學院鋼琴賽金牌。英王喬治五世1910即位後,巡視英聯邦各地,親臨英屬圭亞那他家,孩童的他遵命演奏,博得英王親吻讃譽。

過洋宣教。祖父遺訓 “往普天下去傳福音”。我三伯雅各律師(James,1894-1980)出售家居巨宅及全數糖廠店鋪,資助宣教。1927年四姑美玉先赴華,1930年三姑光耀與家父同船抵滬。協和李宗恩院長聘三姑任後勤總管兼女生學監22年。六叔(宏寶Robert ,1907-1992)離港大醫學院,到燕京大學學國文,隨美國牧師華北內蒙佈道。家父持英國特許會計師執照,任教於會計學院,并受聘上海海關高級職員二年。其間為以純正國語講道,曾交費專門學習華語。後赴清華大學教授音樂,曾與馬思聰等名家同台演出,倍受歡迎。在京時與三姑一起,從家庭查經拓展到植堂,現著名的寬街教會即由家父周康耀、平新我、陶猛於1936年報備北平市始設立。2008年奥運小布什總統訪華,曾到寬街教堂禮拜。

婚後內地傳道   臨危高歌獲救

內地宣教。三姑曾對璧夏説:你與康耀結婚,好助他傳道。1937年父母結婚,父親想入華籍,英領事注冊結婚時却將母親入了英籍。新婚夫婦變賣一切去宣教,憑英國護照他們經河內抵昆明。璧夏是協和唯一連續八年第一名、獲金鑰匙及文海獎金留校任教的主治醫師,她辭職傳道被協和及娘家看作“瘋癲”。在昆明家母任惠滇醫院副院長,主管婦兒科,為西南聯大、航校師生看病傳道,並哀痛航校弟兄空戰抗日幾全犧牲。父母初抵滇時僅餘錢九角,恰逢英宣教士返國,贈父鋼琴,度過難關。60年後該牧師赴京觀光恭王府,竟巧入附近家門與家母驚喜相逢,憶及此事。當年家父與六叔翻山傳道,隨俗學方言,以防土匪綁票。多年後我妹蒙選赴滇扶貧,還遇到老鄉說起“大周小周”當年佈道一事。倪柝聲母親林和平、教會文獻、唐守臨等均有回憶我父母宣教蹤跡,不贅。

所信能得。時值雲南霍亂流行,我母忙於救治。一日,我長兄蒙悅(David,1938-1941)看護弟弟蒙召而染病;母親進家見兒昏迷,父母祈禱唱詩,蒙悅兩手上抓,説:夠不著,夠不著!問:夠甚麽?答:天使來接,夠不著。父母説:主啊!你若接他,我們順服。蒙悅睡了。父哀働欲絕,父子情深相像,長子一歲半讀經識字150,三歲善勸父母。其時二舅溫平擔綱修建中印、滇緬戰略公路,慰我父喪子之痛,帶他觀景,不料車閘失靈下滑,人皆大驚失色,我父高歌:“再唱信心的歌!無論夜如何黑;你若讚美,神要工作,使你所信能得!”遂吉普驟停,一輪正懸峭壁外。二舅用石墊妥三個車輪,説:“康耀,我們得救了!”我哥哥曾問:“爸,你怎麼叫車停下的?”他說:“就是要信啊!”二舅95歲時,說,“有那次經歷,一輩子都不會不信!”

喜樂順服編輯詩歌   北上中央音樂學院

順服事主。1948年我們住汕頭四姑家,我父曾在街頭講道,後經福州海關巷倪柝聲家上到鼓嶺執事之家,開辦診所奉獻一切。1948-1952年祖父在華宣教的子女五家到港聚齊,我父本欲接家眷出國,卻為福音緣故回滬,辭別兄姐道,我們靠主,不要寄錢。他兄姐等人離港,赴加拿大、新加坡、南美、美國繼續宣教,獨留我父一家在華。1952年家父住上海同仁路福音書房編輯詩歌、負責音樂崇拜,為千首詩歌寫易彈悅耳和弦,工程浩大。記得在亭子間他大汗淋漓,沒空教我們,由我帶妺去岳陽路倪柝聲家學琴,到基督教青年會演奏。主日一早父子到南陽路聚會處掃廁所,哥問:為何掃廁所?答:需要。1957年外婆邀請我們赴京陪她住,1958年6月我和妺在寬街教堂受浸。7月全市60間教會併為四堂:缸瓦市、崇文門、珠市口、寬街,不久又都關門。

音樂治療喚醒心靈  幾經危難蒙主保守

蒙主保守。我父童年教師大提琴琴聲悠揚、芭蕾舞舞姿翩翩,南美民間濃郁風情舞曲,全融入他早期教育中。他記性極佳,老年偶聞南美曲調,記憶閘門頓開,即興彈奏,節奏獨特,舞意盎然,一展西班牙舞姿令人稱奇。我父倡導音樂治療。深知頌讃、仰望、安慰、激勵,舒緩、寧靜,能救治心靈、有利康復。他彈琴為奄奄一息垂危者恢復脈動,使孩童破涕為笑,令老者油生鄉愁。1978年改革開放,失聯28年海外來鴻,他欣喜寫下:“回家吧,歸來吧”的感人英文詩句。我父情感豐沛,隨興彈唱廣受欣賞,為感悟讃美之人配詞寫曲。作曲家黃安倫説:“我查出你父親為倪柝聲譜寫數曲。”1956年朱工一得知福音書房關閉,立即邀請他北上任教。(朱工一後來接任易開基為鋼琴系主任。)鋼琴系主任易開基和管弦系主任許勇三派教師二人到滬,接他去中央音樂學院(時在天津)任教,直至1964年退休後回京。

喜樂滿懷。我父頌讀聖經開心,隨處默禱歡暢。囑我:不看外表,不聽聲調;安靜主前,服事底層。十歲的我聽此言,頓生敬畏。1956年上海教會關門,他北上任教,紅房子醫院黃淑瓊母女知其所愛,擺滿鮮花送行。父係博物學家幾筆速繪花草,隨處指認花草“科目種屬”。他翻曬大英百科全書,我看非洲民情精美圖片,聽他談童年黑人摯友。父親晨跑後海,午游什剎海到70多歲,泳壇冠軍穆祥雄之父穆成寬是他泳伴。他多年免費教英語,帶我看訪中風的學生母親。我亦隨他探望過波蘭猶裔音樂家夫婦普都氏卡及瑪麗,到樓頂鐵皮棚屋看肝病重患謝叔叔。我考入協和医大及畢業赴青海藏區行醫時,他都為我按手禱告。雖他老友多名人(註1),卻與稚童老弱為伍,與卅年代澡堂工友往來;我父接來缺臂無腿殘疾人坐他床上,墊妥枕頭棉被,家人不快,唯姐夫澤才願背進背出。父親熱情風趣,初二時我表姐同班與他笑談甚歡,未料後竟成我小姑。鄰里都愛他純真爽朗。

摯愛基督以神為樂,熱心福音直到安息

持守愛主。我父鍾愛聖經原則。為宣教他三度放棄薪職名望家財:赴華、赴滇、回滬,他只可惜攝影的四鐵箱照片留港失散。1930年任海關高職,卄年後回滬低薪是原薪零頭,他照舊快樂。在職場、教會及家庭遭遇不平順時,他常謙和笑唱:馬馬虎虎嘻嘻哈哈,讓它過去。海外親友為他是音樂家自豪,他是家人寵兒,卻樸素勤勉,自理頭髮及縫補,為我兒親綉中文名贈他毛巾。日常穿著整潔大方,喜烹調做甜點與人共享,惯於訂閱澳洲英文報刊。1966年文革恐怖,從未上學的外婆出租一室打成“房產主”被毆。外婆曾不悦我母新婚辭職隨我父傳道,但外婆被毆臥床四個月,因我母被被關押在醫院挨鬥,只我父一人在家悉心伺候料理,常瞒过红衛兵將雞蛋埋粥碗底餵她。他還技巧地“警示”紅衛兵“不要侮辱”領袖像,讓他們驚悚,說:“快讓這外國老頭走,別碰他!”在那個年代能讓红衛兵收手亦是奇事。當我母因信主在醫院受慘烈逼迫时,他站廚房浴室間對我低聲說:“我去醫院稱她‘李璧夏大夫’,我不改變!”  我就全明白了。

為榮耀神。我父編輯配寫和弦《詩歌增訂暫編本》三冊,於1956年出版,由張弟兄攜往香港流傳於世,各地教會采納編集傳唱。2000年在香港柏寧酒店,鋼琴家崔世光領我見張弟兄,聽他講親手送詩歌本到港之事。并憶當年在半山,我父指揮青年詩班高唱“榮耀,榮耀”,歌聲衝霄、霞光輝映、壯麗美景彰顯神榮美。2004年我父百年誕辰,我兄蒙召應“紀念聖詩傳華百年”音樂會之邀赴港。

我父深信所做一切,都為榮耀神,不留己名。他一生喜樂順服主,好憐憫富同情心,樂交友扶助殘弱,放膽傳道。其音樂經歷由中國音樂研究所名指揮家李德倫存檔,亦見於《中國音樂家詞典》第1000頁。1982年喜歸天家之日,仍在傳道,説:我見父母來接,叫兒孫都來道別。在病榻他賦詩作曲明志,他的靈床鮮花綻放。(註2)

註1.名人指:中央及中國音樂學院、舞蹈學院、藥科大學等創建人:馬思聰、老至誠、戴愛蓮、朱工一等,南京藥科大學校長劉國傑帶子西拉、媳陳陳來彈奏;戰友文工團長宋文喜、文征平夫婦來訪,歌聲震動屋宇。

註2. May  I Rest My Weary Soul in Thee, in Thee Alone!《唯在主裡我疲乏靈魂得享安息》,寫於1978年4月首次中風時;Formal Acceptance of God’s Love and Grace as Revealed in His Beloved Son《真確領受神愛子所啓示神的大愛和恩典》,1982年7月寫於病床;Hymn of Joy, Praise, Love and Adoration 《喜樂頌揚摯愛敬拜之歌》,周康耀賦詞作曲於六月,1982年8月21日被主接去。

作者簡介:屬愛主團契 責任編輯:陳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