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从三月上中旬开始,随着COVID-19在美国各地的爆发、蔓延,为控制疫情,整个社会进入了“社交疏远”状态,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以及教会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深刻影响。在此期间,张建长老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所见所想。《心版》网络版将以连载的形式将它们陆续登出,以飨读者。
今天,是教会改为网上崇拜的第一天。
窗外,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平日里,这样的早春好天气,一定让人心旷神怡。可是,新冠肺炎的到来,改变了一切。现在人们每天的一项主要功课,就是在手机上查看它的情况,在中国,在世界上,在波士顿当地,疫情蔓延得如何了。
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49年前的兵荒马乱,没有走过文革前政治运动和饥荒年月里的死阴幽谷;在文革的狂潮中,也只是偶然看到别人在死亡线上的挣扎;十几年前国内闹萨斯病,我们已经出国。但是,这一次瘟疫,我们身陷其中,无法摆脱,不得不直面这能夺人性命的瘟神了。
以前大陆上雾霾袭来,像黑云压城;当年日军南侵,像扫光大地的蝗虫。但是,那些灾祸都是有形的,瘟疫却是无形。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性命,已被它捏在手中。从去年年底开始,短短两个多月,瘟疫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先是横扫中国大地,然后冲出国境,传遍五大洲,一路踩灭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上星期,为了应对瘟疫,教会接连开会,最后作出决定,为了会众的安全,把教会的各种聚会活动改在网上举行,包括主日崇拜、主日学、团契聚会、祷告会等,并取消一些大型的团体活动,比如春季布道会和英文部的退修会等。
上周五晚上,我们团契的聚会改到网上进行,使用的是目前流行的Zoom软件。说实在的,效果不太好,首先是经过好一番周折,才联通了大多数参加者;接下来查经时,不知什么原因,带领查经的弟兄每说一句话,有半句会被卡掉,大家听得云里雾里,像猜谜一般。此外,本来查经要分四五个小组,现在所有人都“挤”在一起,只有少数人发言,大多数人做了“沉底鱼”。总之,第一次的团契网上活动,效果差强人意。
今天的全教会网上崇拜,是教会开天辟地第一回。为了增强效果,我把手机的图像和声音无线传输到家里的大屏幕电视机上。九点半,直播开始,图像非常清晰。钢琴奏响了,我们站起来,唱赞美诗,没唱几句,就热泪盈眶。这样的感觉,久违了。记得刚到教会时,一唱赞美诗,那庄严的曲调,就会催下我们的泪水。后来,那样的感动就慢慢淡了下来。没想到,今天那种激动又回到了我们身上。真好,空间上的分割,并不影响我们灵里的连接;物理意义上与教会的疏离,没有妨碍我们和神的亲近。
主持人带领读经后,潘牧师开始讲道。他说,尽管大家没有在教会聚会,而是各自在家,但是我们仍是一家人,永远是一家人。“永远”这个词,让人有点动感情。潘牧师说以往崇拜结束后,他总要在门口跟大家握手,不过今天不能握手了。说到这里,他突然语音哽塞,眼中流泪。我们的主任牧师,是个挺感性的人。
潘牧师今天讲道的题目是“慈悲善牧“。他引用约翰福音书第10章1到18节的经文,用比喻的方式,说明主耶稣是真牧人,而信徒是群羊。真牧人从门进出,与羊彼此认识。祂是好牧人,叫羊得生命的门。祂顾念羊,为羊舍命。牧师又以羊比人,说明人的缺陷:不能自我防卫和照顾,以抵挡假先知;盲从,体现在媚俗。他描绘出羊各种盲从的蠢笨行为,让人忍俊不住。
在牧师讲道过程中,屏幕上方的在线观看单位的数字步步上升,最后达到了三百三十多。据IT组报告,连接总数大三百七十多单元。如果每单元平均算两人,出席率与疫前的崇拜人数持平甚至超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克服时空的障碍;有跟神的连接,我们基督徒亲如一家。
第一次网上崇拜直播,开门红!
天朗气清,阳光明媚,这样的好天气,如何在屋里待得住?我们和儿子吃过早饭,就开车去附近的蓝山(Blue Hill)国家公园,走路爬山。
山路上人很少,不知是因为时候尚早,还是受疫情的影响,人们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其实在旷野山间,人们相遇,远远打个招呼,没有密切的接触,感染的机会非常小。我们走了近一小时,只遇到十来个人。
儿子兴致很高,他在部队,跑步是每天的训练科目,背着几十磅的重物疾走几十里路,也是家常便饭。这次刚刚从中东回来,他马上去附近的健身房登记锻炼,可刚练了两天,健身房就关了。没有室内设施,大自然里锻炼也不错。
我们一面走着,一面听儿子讲述部队行军跑步的要领:呼吸要配合步子;要像小孩子一样,用腹式呼吸;边跑边数数,让呼吸节奏与步子合拍。他的办法是左右左三步,一吸,右左右三步,一呼,每一次吸或呼,数目加一,数到四再从头数,这样重复一千一百次,正好跑完一英里。我们也就听个一知半解。他又说,走路尽量不要脚跟踏地,要前脚掌着地,这样有弹性,对脊梁骨和脑部震动小,而且走路姿势也好看。不过着地点也不能太靠前,否则太累吃不消,譬如只有脚趾着地,不成了跳芭蕾舞了?
听了这些,我忽然受了启发:万事都不能走极端,关键在掌握分寸,掌握好两极之间的平衡。譬如,此次瘟疫袭来,焦虑情绪席卷全球。我们教会该如何在恐惧和智慧之间行走?恐惧经常会伪装成智慧。如何制定和实施恰当的预防措施,不要太过,也非不及,且有彈性和创意。聚会照常进行?还是改在网上,还是干脆取消?我们不能屈服于恐惧、焦虑和自我保护的世俗氛围,以至阻碍了教会的健康生存与发展,同时也要踏稳步子,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会众。
走好这条路,完全靠我们自己,是很艰难的。就像我们走的山路,到处是乱石树根。稍不留意,就要摔个大跟头。幸好,我们有神,我们无需忧虑,一切都在祂的掌控之中,向祂祷告,在心中建立愿景,知道在这个时期如何成为上帝合格的子民。”生有时,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传道书3:2)”但愿我们的步子,能跟神的计划合拍。
阳光透过树枝,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不远了。
今天,教会中文部首次举行网上祷告会。
以往,每到星期二晚上,教会151新楼的灯火通明,大家聚在会议室开祷告会。响亮的是赞美歌声,低沉的是祷告语声。现在因为疫情,祷告会改在线上举行。
想当年,使徒保罗身陷牢狱,依然鼓励在远方的基督徒:“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立比书4:6-7)”
我觉得,时而响亮、时而低沉的祈祷声,有点像远方传来的嗡嗡钟声。过去很多教堂有钟。平日的钟声,定时提醒人们祈祷,勿忘与神沟通;紧急时刻的钟声,召唤信徒聚集,共同抵御外来的威胁。会众的合祷,体现教会的合一,显出和约的力量。这次瘟疫来袭,警钟骤起,我们要通过祷告,加强团结,求得神的旨意。
有人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来加强教会的祷告了。
八点,线上祷告会准时开始,由黄俊文长老带领,程序跟以前类似,先唱赞美诗,再介绍祷告单,最后分组祷告。不过,分组前的祷告形式有所改变,对每个祷告事项,先是大家静音各自祷告,然后请其中一位做结束祷告,不像以前,是在唱诗的间隔中,让有感动的人第次开口祷告。新的安排,体现了祷告会同工們组织時的细心,可以避免众口纷纭,互相干扰,保证祷告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这一阵,教会技术事工一直忙着寻找和试用各种视频会议软件,以适应教会各种线上聚会的需要。有人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间,来完善教会的技术了。
祷告会的线上工具,是目前流行的视频会议软件Zoom。效果不错,语音图像比较清晰,分组也方便。当然,因为刚刚接触,许多人操作不熟练,有时会闹个小乌龙。比如,发言者忘了开话筒,只见嘴巴动,没有声音来,像在看二十年代的无声电影。又比如,很多人发言后忘了关话筒,于是回声四起,好像到了大山里的回音谷。又一次,大家各自正在静音下祷告,忽然有人中途进场,大声打招呼。尽管有这些小插曲,大流程依旧顺利流畅。
分组祷告时,四五人一组,屏幕上看得清眉角眼梢,音响里听得清语调气息。大家虽然各自在家,却像共聚一室。过去人们写信,往往用“如晤”一词,意思是提起笔来,如同见面一样。今天科技的进步,才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每个小组,就像个隔音良好的小祷告室,分别为圣,不受干扰。在亲切的环境里,几个人代祷交流,向神祷告。一位姊妹说,“这样的分组祷告,感觉太幸福了”。
Zoom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中国移民。他开发zoom的初心,源自大学时期的爱情,想要跟远方的女友沟通。他认为,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为他人创造幸福,自己的幸福才能持续。他的公司也遵循这个原则,努力让客户幸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真正的心灵沟通,需要与神的连接;真正持久的幸福,来自认识上帝后的交托,来自爱神爱人时的付出。
小雨时下时停。这个冬天十分暖和,只在了初冬下了两三场雪,以后几乎不见雪花。时下已经在惊蛰时节,气温回暖、雨水增多。在稍南的地方,春雷乍动、要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虫类了。波士顿地处北方,脱冬要晚些,草坪上树枝间、还未见新芽的萌动。但是,大自然万物的盎然生机,很快就要勃发。
春天的脚步近了,人们的心头却了无春意。日益猖獗的疫情,像冰雪一样沉重。波士顿地区的学校纷纷停课,并敦促学生离校回家,过完春假后不必返校,就居家在线上课了。
昨天,团契的王弟兄打来电话,说他女儿马上要从大学里搬回家,有个冰箱搬运不便,想请我帮忙,用我的皮卡运一运。我说没有问题。
他女儿在布兰迪斯大学上学,学校坐落波士顿郊区沃尔瑟姆镇西南角森林区内,我还是第一次去那里。学校建在山上,各种建筑绕山而立,栉比鳞次,风格多样。甚至有一个苏格兰风格的石砌城堡,门口由两栋塔楼护卫,塔楼有尖尖的园顶,像戴着粉红色的帽子。
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来到学生宿舍区,最后一段路尤其狭窄,平时不对车辆开放,目前是非常时期,学生的车才能通行,让他们撤离。进入宿舍楼,没有来往的人流,只见空空的走廊。一位清洁女工慢慢在拖地,表情寂落。大部分学生早已离去,大之女儿想跟同学多厮守几天,于是留到了最后。
东西搬运完毕,沿着单向道路,整整绕山一圈,回到入口,才能离开校区。胡姊妹在旁边介绍学校的情况。布兰迪斯大学创立于1948年,是全美第一所由犹太人成立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建校70年来声誉渐起,享有“犹太哈佛”的美称,位列波士顿五大名校。学校倡导自由精神,文化多元。虽然超过一半的本科生是犹太学生,但是学校不隸屬于任何教派。半路上看见有三个教堂,分别属于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三所教堂相对而立,中间是一个心形的湖。教堂很小,仿佛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所大学小而精的特点。
看到这小巧玲珑的教堂,我心中十分喜悦。虽然是分开的三座,却终将连为一体,因为有圣经的覆盖,有上帝对祂子民亘古不变的爱。
居家隔离,生活有些无聊。不过在我家,每天有两件事比较令人兴奋,猜猜是哪两件?就是吃午饭和吃晚饭。民以食为天,饭天天要吃,哪里来的兴奋?这跟我儿子有关。
儿子属猪。可小时候吃饭得哄,给他看漂亮画儿,表演新鲜玩具。他开心了咧开嘴,大人就趁机往里塞一小勺饭菜。不过,虽然他吃饭不上心,却不挑食,喂他的都能吃下去。阿太说他是个“粗胚”,有几分像属猪的。
到美国后,跟其他许多中国孩子一样,他开始喜欢西方食品,可是,他对中国菜的喜爱没有消退。美国食品可以尝个鲜,吃着玩,主打的依然得是中国菜。他妈妈在国内不下厨房,到美国后却钻研起厨艺来,等几年后接他来美国时,妈妈已能做出一手好菜,让他日日享受。
转眼他已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参了军。他几次派驻中东,每次一去就要近一年时间,这可苦了他的中国胃。每次期满回美国前,他总要在微信里反复念叨,想吃这样,想吃那样。我们不知道他更想念我们,还是更想念中国菜,总觉得他可怜见的。这次他三月中旬回来,我们本来计划二月初要去中国住一个多月,为了接他我先回来,妈妈忙完事后晚一星期回来,他便失望得很,因为他知道我烧菜的本事,就会做个番茄炒蛋。
没想到,来了疫情,我们都没去成中国,有点沮丧,他却大大地高兴。在他那回来那天,妈妈精心准备了一顿他爱吃的火锅,给他接风。看见琳琅满目的火锅食材,他立刻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起来。火锅什么都好,就是东西下锅得等一会才熟,可他等不及。
接下来的日子里,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用的都是上好的食材,譬如他爱吃清蒸鱼,就买来最好的海鲈鱼,去鳞洗净切花,撒上葱姜、大火蒸熟后,放在特别的长条盘子里端上桌,肉香扑鼻。饭前祷告一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嘴巴差点要碰到菜碗了。看到儿子落筷像雨點的样子,妈妈每次都要叫:“慢点吃!慢点吃!”,可他这副急吼吼的吃相,回来吃了一个星期,丝毫不见收敛,难怪属猪。说他是“粗胚”吧,其实又不然,吃鱼从来不哽鱼刺,吃海鲜不留一丝肉,实在是因为他钟爱食物的缘故。
我和妻子两个人年龄渐长,饭量愈来愈小。一只只菜烧起来,要花不少时间,可一顿饭眨眼就吃完了,剩下不少菜。她有时会抱怨没劲,说我们像鸟吃食。现在可好,来了个“食量大如牛”的壮汉,喝汤如长鲸吸水,吃肉似饿虎扑食,她的成就感飙升。
神在创世纪中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神又对人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在手拉手的饭前祷告中,在饭桌上的欢声笑语里,我们分享生活中的天伦之乐,感谢神创造万物的旷世恩典。
俗话说:“熟能生巧”。今天是团契第二次线上聚会,效果就好得多。主持人和与会者的操作熟练了,分组查经还用上了Zoom 的分组功能。连接的质量有改进,没有大的回音,也没有声音的时断时续。有些人还用上了虚拟背景。有趣的是,有一对夫妇把他们的双人合影当作背景,结果屏幕上就出现了四个人,活像两对双胞胎结成的两对夫妻。在头像栏里,还看到几位久违的契友,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
唱诗后开始讨论。大家在家里闷了几天,现在隔着屏幕见了面,感到特别亲切,话匣子打开了就收不住。话题自然是围绕当下的疫情。有的人说目前消息纷杂,谣言满天飞,真假难辨。如果整日沉溺于网上,受负面新闻影响,容易造成精神忧郁。要看正规的媒体,使用可靠的消息来源,譬如观看每天中午美国政府的每日疫情发布会。
有人介绍个人防护的经验,比如处理邮件要小心,戴上手套,无用信件放进塑料袋,集中扔掉,有用的就用来苏儿消毒剂喷一下或用酒精棉花擦一遍,然后再处理。进屋时用消毒剂擦拭鞋底,避免把街上的病毒带回家。也有人介绍了市镇社区的互助活动,像帮助老人购物,捐款给Food Bank 以帮助贫困家庭获得食品。
细心的人想到了几位人在旅途的弟兄姊妹,于是在线上招呼问候。大家也感谢团契里的几位音响同工,这一阵为教会的网上崇拜操劳。别人在家里看直播,他们还得赶到教会去服事。热心的介绍,真切的慰问,热情的鼓励,像爱的管道,连通了大伙的心。
人有社会属性。当初上帝造了亚当,觉得他独居不好,就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人爱自己,爱配偶,也要爱邻舍。和他人保持稳定且亲密的关系,是一种幸福。与亲朋好友诀别,常常是难以释怀的痛苦。古代的隐者或许能闲云野鹤、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现代的基督徒必须有聚会生活。大家一起读神的话,分享心中的领受,吸取别人思想的亮光,同心合意祷告,彼此传达爱意,圣灵就会在我们中间作工。我們得救了,就是主的羊。羊生命的特性,就是合群,不喜欢离群独处。
在这段困难的时期里,让我们携手同行。像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所说:“记住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
昨晚查经时,说起了波士顿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一位女士的事。此人在华人圈已是无人不晓。她有永居身份,二月底在公司会议上感染了新冠肺炎,确诊后被要求在家自我隔离。可是,她违反规定,擅自与家人一起离开波士顿,经纽约飞到洛杉矶,再转飞中国。为了隐瞒病情,她上飞机前吃了退烧药,不戴口罩,并谎称没有同行人。她后来症状加重,在飞机落地前两小时,才向机组人员吐露真相,可是入境后她继续隐瞒真相,谎称在美国要求检测被拒后,不得以才回到中国。随后,她被隔离治疗。
说到此人,很多人义愤填膺,认为她只顾自己安危,漠视他人安全,精明利己,没有道德和责任感,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她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明知自己已经感染,却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两段飞行中,让丈夫和儿子坐在远处,自己挤在别的旅客中间,一路上可能感染了好多人。后来这位女士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北京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公司也开除了她,并在解雇书中声明:“她的行为与公司的价值观念不符。”对此,很多人认为拍手称快,认为她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不过,也有人认为,在灾难来临之际,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中国现在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那位女在得病后想回国,以得到更好的医治,也是人之常情。在恐慌中,她可能乱了阵脚,只凭自己原始的求生欲行事,忘记了道德和良知。她也是一个弱者,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地,对她横加指责。况且,人人都有罪性,如果我们自己处在相同的境况下,保不准也会失去操守,做出类似的不道德事来。
事物是多面的、人心是复杂的,社会是多元的。在这世上,要完全辨清是非,分开清浊,有时候还真不容易。那位女士的例子,是非向背,似乎可以立决,居然也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这混乱的世上,我们还能不能有道德上的规范?
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老夫子眼里,恻隐心、羞耻心、辞让心、和是非之心,是儒家“五常”的发端,是儒家思想的基础。确实,如果那位女士有这些情操,是做不出那些无良行为的。
然而,真正道德完善的典型,是主耶稣,祂全然无罪,是唯一的完全人。祂给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黄金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加福音6:31)。多么简单明了的道理,多么清晰可行的教导!“爱人如己”,是主给我们的大诫命之一。
英语中有个词:“Stress-revealed character”(压力下暴露的品质)。有人说:灾难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的内心。汶川地震时出了个“范跑跑”,新冠肺炎时又有了个“跑路女”。我们都是软弱的人,在灾难袭来时,内心常常无法抵挡恐惧的击打和罪的诱惑。唯有依靠神,我们才能站立得住。
“留得青山辨是非”。耶稣升天而去,留下了属天的道德圭臬,供我们辨别是非,也让我们自省和反思。
今天在网上带领主日学。昨天请班长弟兄设置好Zoom的账户,并教我操作。一年多前,我开始用Zoom,参加了英国COCM的短宣培训。那次是当观众,没有什么操作。这次要做“主播”,分享文件,还是第一次。使用前有些思想障碍,怕出错影响上课。真上了手,其实很容易。前面说过,Zoom公司的产品宗旨,是要让用户幸福。此话不假,Zoom的用户界面很友好。
因为瘟疫,这一阵教会新事频出,开会、聚会、查经、崇拜、主日学,都第一次在网上举办。对人而言,凡事都有出了娘胎头一遭,大多都在孩提或青年时期就经历了。到了中老年,居然还能遇到诸般新鲜事去经历和学习。虽然被疫情压着,不会有兴奋感,也觉得是颇有意义的挑战。
第一次很重要,因为那是最初始、最基础的发端,对人和事物未来的发展有强烈的塑造和指导意义。人的许多第一次,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观的选择,其结果都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教会的历史上也有许多的第一次:耶稣第一次来到人间、圣灵第一次降临众圣徒、第一个教会建立、使徒们第一次踏上向外邦人传道旅程,都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从此天国降到人间,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第一次不容易,因为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如今教会一切活动搬到了网上,效果会如何?会众能满意吗?这些新举措能合神的心意吗?大家的心情,有点像一首唐诗所写:“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翁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媳妇化妆后要见公婆,心中难免忐忑。
反馈很快到来:中文堂、英文堂和城区第一次主日崇拜的连线单元数分别达到377,171和150。考虑到每个单元很多是一个家庭,参加人数有可能超过了疫前,许多在国外的人也参加了;周二的中文堂祷告会“济济一堂”,有四十几位弟兄姊妹参加;许多团契除了周五晚上敬拜查经外,主日崇拜结束后还来个短短的聚会,过去在大厅,现在在网上,问候祷告都方便。
好消息不断,新问题也不少:如何欢迎慕道新朋友;如何方便会众的奉献;青少年好动,如何改进他们的线上活动;年轻夫妇如何在参加网上活动的同时照顾好孩童;疫情期间要采取怎样的牧养策略。更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使教会保持一个整体。各项教会活动移到网上,超越了“地点”和“程序”的限制,在某种意义上享有了更大的自由和空间。但是,这会不会造成教会凝聚力的下降?
机会与挑战共存。现在是教会的一个绝佳时机,去实践属灵的智慧,去探索创新的事奉方法。西方有句谚语:“灾难就像刀子, 拿住刀刃会割破手,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
主,求你指引我们,接受第一次的挑战,避开岔道,走你所喜悦的路。
最近,从南区教会来的邮件中看到,他们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参加当地其他教会的慈善活动,为当地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物和其他需求。
记得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武汉市一所教会的会友不怕危险,春节以来坚持上街,向路人免费发放口罩和防护服。他们的热心感动了国内外众多的教会,于是有越来越多的救援物资寄给他们,于是他们开着车,把防护材料分发到武汉各区,由各处的会友加紧发放。俗话说“能者多劳”,他们的能力来自信仰。
想想当时的情景吧:城市被瘟疫的黑影笼罩,人人窝在家中,担心、恐惧、无奈,街头冷清肃杀,医院的走廊里挤满病人,社区办公室门前哀求和责骂声不绝。然而,在那人人求自保的气氛中,有一群基督徒怀着爱心,穿行在街头,一面发放防护品,一面传播主的福音。这是爱的体现,是神的怜悯!
我们的教会,一直重视社会关怀。十多年来,会友们以个人、团契、和教会事工的方式,活跃在各种社关事奉中。弟兄姊妹們参加各种本地的义工服务队,参加到世界各地的社关短宣,特别是去第三世界国家的短宣。除了本教会的活动,社关事工还跟其他基督教机构合作,救助弱势群体、支助困难学生、慰问难民群体。两个月前,社关事工组织了募捐活动,筹款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通过世界宣明会寄去了武汉。
这一周下来,为应对疫情,教会作了一系列决定,采取了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使教会的各种网上活动走入正规。其实,这场危机,也为教会帮助和接触社区提供了新的机会。几天前,麻州进入了“居家隔离”(Shelter-in-Place)状态。如果疫情的加重,隔离状态的持续,一些人可能会有生活物质的短缺。我想,教会或许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开展一些新的慈善活动,以帮助教会成员和社区成员,展示教会的勇气和爱心,同时传播福音。
教会的帮助可以是金钱上的,比如筹款给经济困难的会友和社区贫困家庭;可以是物质的,比如建立食物銀行,在社区发放食品、药物和卫生用品,把防护用品送到医院;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给老年人和病人寄慰问卡、写祈祷信、送科普信息、打电话给他们、为他们祷告。小孩子和年轻人呆在家里很难受,有恩赐的会友可以为他们写歌,给他们带去快乐和希望。
在病毒面前,我们的肉体很软弱。疫病提醒我们,我们的命运都是联在一起的。正如作家海明威所说:“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要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病毒会传染,但爱也有“传染性”。今天听说,教会一位牧师的邻居在树旁立起一张牌子,上面写着圣经经文,鼓励大家度过困难。他们受了启发,于是师母拿出纸和笔,也学样写了几张,张贴到路口,用神的话语,为邻舍们打气。
疾病无情,教会有爱。我们不做桌底下的灯,要做世上的光和盐,要在世人最需要爱与福音的时候,挺身出来,把基督的救恩与慈爱传递出去,使神的名得着荣耀。“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 6:8)。
购物好市多
今天一早,去附近的好市多大賣場(Costco)买食品。
有意思的是,这一两年我们开始在家里搞“断舍离”,觉得生活越简单越好。扔了不少东西,冰箱也空出好多。疫情一来,这“虚位以待”的冰箱,我们还得重新填满。
先去大卖场附属的加油站。油价好便宜,一块八一加仑,好像回到了上世纪末。一个小确幸1,令人高兴。
到大卖场,门还未开,有七八个人排队,每人相隔一米,“芬兰式排队距离”。美国人大多开朗,没有芬兰的社交恐惧症,隔得老远,还在互相大声寒暄。前面一位妇女看到我太太没戴手套,就从兜里掏出手套,伸长胳膊递过来,说可以御寒。一个小举动,给人温暖。
进口处竖着一块牌子,写着已经售完的货品,包括纸巾、手纸、口罩、手套、消毒液、清洁剂、有机牛肉、鸡,还有体温计。这些东西平日不起眼,如今都成了紧俏商品。
开门了,每隔几分钟放一批人,二十几个,避免里面拥挤。顾客每人给一张消毒纸,擦擦手,擦擦购物车把手。
像平时一样,店里的货架装得满满的,只是服装、书籍、家具、园艺用品等区域被拦了起来,大概是为了在保证满足食品和其他日用品的前提下,减少一些顾客量。店堂里增加了很多店员,他们站在冷气柜旁,不时来回走动,用消毒纸擦拭把手和其他表面。
顾客们各自安静地挑选商品,没有抢购,没有恐慌。食品价格基本不变,有的稍有提高,也就多个块儿八毛的,看到店里增加的人手,觉得提点价完全合情合理。
我们要买的东西不多,只按两到三周的需求量买。听妻子说过,她以往看到促销的减价食品,会买很多,后来网上看到一篇女士的文章,说以前看到食品减价就大买,她的美国老公就告诉她,不要贪心,促销品数量有限,要留些给他人。看了文章后,妻子便也注意了,再便宜合算的东西也不多拿,比如虾,每次最多取两盒。
想起刚到美国时的一件事,一次食品店方便面大减价,每包只要一毛钱,而且不限量。大陆留学生们奔走相告,一起到店里扫货,每人购物车里一大堆方便面,收银处几个出纳员惊得面面相觑,眼珠直往上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大的我们,服从自我生存的本能,哪有好东西不多拿的道理?这事,现在想起来还羞得慌。
听说最近美国有些城市发生抢购囤货的现象.华人超市里遭抢购的,往往是价廉物美、储存方便的食品,比如速冻食品、罐头、米面及粉条等。华人的忧患意识比较强,常起抢购风潮。1988年大陆放开价格管制后,全国抢购卫生纸等日用品和各类粮油;2003年非典期间,全国抢购板蓝根和醋;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民众抢购据说能抗核辐射的盐;2018年在台湾有抢购卫生纸的风波。
人,为何如此软弱?
购物完毕,推着满满的购物车来到收银台,那里也添了人手。平时是两人,一人收款一人装车,如今增加到三个人,配合默契,顾客一个个过去,如行云流水,有条不紊。在自我结账区,也有店员过来帮忙,扫描重的物品,免得顾客搬上搬下,费力费时。
出口处,店员又递上一张消毒纸巾。好市多的服务,十分周到。
好市多最近公布了限制退货的新政策。公告提醒顾客,为防抢购潮后的退货潮,对售出的卫生纸、纸巾、消毒用品、瓶装水和大米等将不受理退货。对此,许多人表示赞赏。
这次疫情,对我们基督徒会有什么提醒呢?
在危机中,能看出一个人的真面目。在患难中,能显示出基督徒的本色。愿意合作互助、分享付出,还是选择自私、囤积自顾?一家商店,尚能如此细心地服务顾客的需求,为他们的安全健康着想,我们作为神的儿女,该如何活出耶稣基督的样子?
读到一篇基督教姊妹写的抗疫文章,标题是“多赞美,少囤货,爱他人”。说的真好!
注1:小確幸——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
好棒的大白箱
前一阵,儿子打算搬去新泽西州东部,可以靠近他以后要去的部队营地。他的东西不少,人还没回来,就有好几大箱行李寄到我们这里,加上以前在家里的东西,足足可以放满两间卧室。他又是个临上竞技场才有爆发力的主,我担心到时搬家公司的大卡车一到,工人进来,家里一地散货,保不齐要弄个“鸡飞狗跳”。
没想到,他一切都安排好了。那天,我们家门口轰隆隆开过来一辆大卡车,车上装了个怪模怪样的铁支架,支架上绑了个大白箱,一丈见方。驾驶员下车,拉下支架上的操纵器,按动电钮,铁支架乖乖下了车。这支架看上去粗苯,却骨骨节节都能活动,像台人工操纵的机器人,挤挤挨挨走进灌木间的空地,放下了大白箱。驾驶员一面操作,一面竖起大拇哥:“好棒的机器!”
儿子说,这个大箱子叫“便携式存储和搬运容器”(Portable Storage & Moving Container),说白了就是个搬家用小集装箱。搬家公司把小集装箱运到你家门口,让你从从容容地把要搬的东西装进去,然后整个运到你的新家地址。这样,既保证了家里的整洁,省了人工,也让自家的家具物品住上“单间”,不会跟别家的搞混。
以前听过一些朋友述说搬家的“不幸”经历:估价不准、车时拖后、车容量不够、装车超时,天快黑了,草地上房间里还留着一堆箱子,最后只得安排工人在家过夜,搬家公司还要加价斩一刀。现在好了,有如此方便高效的新颖服务,搬家不用再发愁。我不禁想:这么好的改进,以前怎么没人想到?
这两天在上戈登神学院的网课,老师讲到教会中的改变,说改变有两种:第一层次的改变和第二层次的改变。不管对个人或组织而言,第一层的改变是简单的行为变化,从原来的状态出发,作渐进和线性的改善,用更好、更快、更准确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但不触动目标、规则和架构;第二层的改变则要深入,会冲击原来的制度和规则,带来文化、理念和习惯上的变化。换句话说,第一层改变是浅层的内容改良,第二层改变是深层的架构革命。第一层变化一般不需要新的技术或手段的支持,第二层变化则常常需要。用乒乓球比赛举例,教练让运动员改变打法,比如增加进攻速度,或收紧防守区域,那属于第一层变化;改变比赛规则,比如加大乒乓球尺寸,以减低球速和旋转,增加来回球,提高比赛的观赏度,则属于第二层变化。
搬家用小集装箱的使用,应该属于第二层次的改变,因为它完全改变了搬家公司的操作流程,不再需要搬运工人,车辆调配更灵活,转驳更方便,也简化了跟顾客的互动过程。另一方面,新流程需要新技术的支持,即需要小集装箱和吊运车辆的制造和维护。如果不变革现有的服务方式,只做些线性改进,譬如增加车辆和工人,那就只能算第一层的改变。
在课上,我问老师,目前我们教会改为网上活动算哪一种变化?老师认为是第二层改变,其理由显而易见,因为教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形式都改变了。当然,神的救恩地久天长,福音真理传到永世,我们的信仰也不会变。但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对网上聚会活动经验逐渐积累,在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很可能发生第一层次乃至第二层次的改变。这些变化可能自上而下安排,也可能自下而上自发。教会领导和各个事工需要加强与同工和会众的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对之研讨分析,以决定组织或采纳这些改变。
神学课上老师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教会的生命周期。他认为,每一个实体的教会跟生物一样,有不同的生命阶段,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成熟期(高原期)、空巢期、退休期、终老期。前四段是成长期,后三段是衰老期。不过,教会不是一定会进入衰老期,而可以在成熟期作“二次发展”(Redevelopment),重新进入富有生命力的成长期。
我们教会刚刚做过五十周年大庆,应该处于成熟期。如果教会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有意义,那么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分叉路口:是循着固有规律进入衰老期,还是“天公重抖擞”,经二次发展重新进入成长期?
这次公共健康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已经给教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或许更多的变化还在路上。我们是消极应战,只考虑眼下如何度过难关?还是在应战之外未雨绸缪,趁势利用、促进、思考、提出、试验新的变化,为教会将来长远的发展铺路?
“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立比书3:21)让我们恒切祷告,求神的旨意,做得神喜悦的改变,让教会能度过困难的时刻,获得新发展。
今天晚上,我们南区细胞小组在网上第一次聚会。小组成立已有两年,由团契内住在南面的五个家庭组成,每月聚会一次,内容跟团契聚会类似。因为人少,分享交流更密切。由于疫情,已有两个月没聚,所以今晚小别重逢,气氛格外亲切。因为已经参加了周五的团契敬拜查经,今天就是聊聊天,释放郁闷,相互鼓励打气。
很自然,开头聊的话题主要围绕疫情。美国各地的确诊病例飞速上升,已近15万;麻省目前病例数爬到了五千,列全国排行榜第五。绝对数字只对应当下,更可怕的是病例每日的增加量,几天前还一万不到,现在已有两万。疫情大爆发的势头,似乎不可阻挡。大家都在问,“美国的拐点何时到来?疫情会持续多长时间?”川普总统说两周内会迎来拐点,但是没有多少人会那它当真。前几天美国疾控中心(CDC)预测最坏情况下的患病和死亡人数,非常骇人。幸运的是,迄今还没有听说教会中有人染病。感谢主!
小组里一位弟兄自己有家生物研究公司,最近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为了做试验每天还得去公司。麻省已进入重大灾难状态,颁布了“居家避难法”,幸好政府的法规网开一面,让跟生物药物生产和研究的人员可以继续上班。问他新冠病毒的疫苗何时能出来,他也说不出。至少还得等个一年半载吧。
一位姊妹的先生急着要回国,打理自家的公司,但是像许许多多的中国留学生一样,由于航班限制,他无法买到机票。听说回国机票价已飙升到八万人民币一张,但是即便买到了,也随时会被取消。有人连买七八张机票,结果全部成废纸。我们也只能安慰这位姊妹:机场和飞机内是高危区域,还是在家里安全呢。真的,眼下的形势像过山车,大起大落。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只要三十天,可能就会局势大逆转。
有一家人最近到佛州新买了房子,这话题轻松,大家便七嘴八舌问那里的情况。听那姊妹的描述,我们觉得自己离开了冰冻三尺的新英格兰,来到温暖宜人的佛罗里达,数不清的海边美景,阳光、沙滩、河湾、绿地,乘着自家的小船,在河上漂荡垂钩;沿着棕榈小道散步,观赏亚热带的繁花。房价便宜,购物便利,医疗条件优良,没有州收入税,销售税也低,遇上热心的邻居,好事不要太多哦!有人便提议,以后一起去那里团购房子,抱团养老,一起做候鸟族,冬栖佛州,夏回北地。
大家谈得热烈,不知不觉中,夜深了。明天要上班,祷告后,大家互道珍重,相约下一次网上再见。“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箴言17:17)教会让我们有灵里之家,弟兄姊妹相伴相助,相念相晖,一路同行,走过艰难,迎来曙光。
这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张牧师用一个新颖方式来表现它:把整件事件演绎成一个四幕话剧——1.暖場:介绍时空背景;2.進場:宗教領袖試探耶穌;3.熱場:耶穌與眾領袖交鋒;4. 退場:耶穌恩赦被拿婦人。这样一来,观众的想像力被激活,从一维的文字描述,想象出一个三维的舞台空间。演员们的言谈举止,赋予这个空间以不断变化的意境:安静、骚动、激烈、胶着、峰回路转。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平静、吃惊、紧张、长舒一口气。这样仿佛身历其境的体验,比单单听一遍故事,影响要深刻得多。
不止如此,张牧师还邀请听众,用一个新的视角来看这个故事:把自己代入到剧中的角色里去。听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受体,而是剧中的主人翁们。“戲裡戲外,我是那一個呢?”是有罪的妇人,是同犯奸淫的隐身男子,是文士和法利赛人,还是周围起哄的旁观者?剧中每个角色,都有带有作者赋予的不同品格和思想烙印。我们要设身处地代入,也就是我们对自身的反思和自省的过程。我们有罪,像妇人和那男子;我们骄傲,如文士和法利赛人;我们盲从和好论断人,像那些群众。剧中的芸芸众生,就是我们的写真,我们分明穿着他们的衣裳,讲着他们的话,行着他们做的事。
剧中唯有一人,即便祂弯着腰,我们也只能仰视,因为他全然无罪,又慈悲为怀。他站起来,走到我们中间,用充滿了憐憫的语气,说:“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从此,我们幡然悔悟,靠着指引,开始脱去旧衣,成为新人。
唐诗宋词的精髓之一,是它们用精美传神的词语,带给读者美妙的意境;元曲和明清小说的吸引力,在于它们以浓烈的感情表述和非凡的叙事能力,让读者对书中人物产生认同。张牧师热爱中华文学,经常用文艺的手法,诠释福音的真理,展示圣经的魅力。
这样在读经中使用角色代入,我还经历过一次。那是在一年多前,我参加欧洲华人宣教中心的学生福音营。营会分组活动,用归纳法查经。各小组从经文中先找出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交代故事梗概,然后把其中的人物分配给各个组员,让他们设身处地,表述出各个人物的思想进程。尽管这些经文基督徒都耳熟能详,但如此条分缕晰,认真地演绎探究,挖掘出许多原来错过的细节,进一步了解到经文中的精意。原本不熟悉经文的慕道友,也大开眼界,细嚼慢咽了一次灵粮。
光读光说还不够,还要话剧呈现,把经文的精髓演出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根据经文编出短剧,立即彩排,马上上演,每个小组演一场,那真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故事,多种演绎,精彩纷呈,主题却只有一个:基督的拯救。伴随着笑声、掌声、叫好声,两千年前发生的圣经故事,在我们眼前复活了!
责任编辑:吴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