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現況、展望
潘儒達,老瑞欣,謝玲
“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裏面運行一切的事。”(哥林多前書12:4-6)
我們的歷史(老瑞欣)
屬靈恩賜事工(SGM)約於2002年由Kenneth C. Haugk牧師作為聖路易斯司提反事工的一個子部門創作。司提反事工也是由Haugk牧師創作的。Haugk牧師結合了他作牧師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專長,設計了現在許多教會使用的SGM課程材料。
在CBCGB,我們教會的SGM於2004年由前牧師蔡景輝啟動。事工開始於由蔡牧師在我們的中文事工中領導的屬靈恩賜主日學課程,使用他從司提反事工會議帶回的英文課程材料,包括教科書和調查問卷,以幫助基督徒發現、發展並發揮哥林多前書第12章所概述的屬靈恩賜。
“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哥林多前書12:7-11)
CBCGB的屬靈恩賜課程隨後成為了受洗基督徒的必修課,並成為了中文主日學的常設課程。很快,這一系列課程被認為能夠持續產生寶貴數據,幫助我們的弟兄姊妹找到適合的服事機會,也幫助各事工的領袖招募有屬靈恩賜的同工。隨後在2004年夏天,蔡牧師開始組成一個小型任務小組,包括陳潔鈺姊妹和老瑞欣弟兄,運用課程收集的調查資料來搭配同工。不久,這些課程資料在蔡牧師的監督下,由夏宗蓓和趙維新姊妹翻譯成中文。之後,課程由洪長老連同夏宗蓓和趙維新姊妹一同教授。在2008年末,SGM的數據驅動工作由洪榮宗長老重新啟動,謝玲姊妹、老瑞欣弟兄和夏冰弟兄加入了SGM。近來的課程教學團隊包括:夏宗蓓姊妹、林才琪姊妹、蔡明哲長老和潘儒達牧師。
我們的現況(謝玲)
2022年秋季,在潘儒達牧師的鼓勵和帶動下,韓振江弟兄加入了SGM,他與老瑞欣和謝玲一起開始建立教會的“服事機會”網頁平台,該平台允許教會各事工在網路上發布服事機會,弟兄姊妹根據自己的屬靈恩賜在線申請。平台作為一個橋樑,使那些甘心樂意參與教會服事的弟兄姊妹和那些需要更多同工的事工負責人直接聯繫互動,滿足雙方的需求。網頁在2023年8月13日啟動,正在發揮它的功效,歡迎使用,或許您可以在此找到所夢想的事奉機會,或許您的事工可以在此招募到需要的同工。在網頁開啟的同一天,SGM主辦了以“人人參與事奉,同心建造教會”為主題的事工博覽會,有八個事工參加,大多數在此會上找到了新的同工。SGM同工們為此受到鼓舞,決定將博覽會變成一年一度的教會活動。今年,將在5月5日舉行。
SGM的另一個工作是加強教會事工的運作和管理,其範圍主要包括:
為每一個服事職位寫一份工作說明書,使參與者知道服事的目的、目標和職責,以及如何透過服事來發展和發揮神賦予的恩賜。
為大型定期教會活動規劃標準運作流程(SOP),成為未來事工領袖組織這些活動的指南。
為需要大量同工的事工開發訓練資料,確保所有參與者知道並瞭解事工的目的、責任、行為準則、和標準作業程序等。
以容易被審查和參考為目標,存檔上述文件。
這項任務需要SGM團隊和各事工領袖合作:SGM提供範例和格式,事工負責人起草文件,SGM進行編輯和歸檔。這項事工處於初期階段,王海霞姊妹將參於這項工作,她最近加入了我們的團隊。
展望與勸勉(潘儒達)
這個事工的目標,是要實踐耶穌基督對我們的差派,實現人人參與教會的事奉,使神的教會能夠成為世代的明燈,傳揚福音,拓展神國,使世人領受耶穌的救恩和神的賜福。主耶穌基督在復活後,對門徒的差遣:“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耶穌的差遣成為神的教會和每一位透過信領受神救恩的基督徒的使命。因此透過服事見證神的榮耀,是每一位基督徒從神領受的使命。希伯來書九章14節,也提醒每一個神的兒女,服事神是耶穌基督拯救我們的目的;沒有服事,我們沒有符合神拯救我們的目的。滿足於僅僅得救,也失去了透過服事分享和彰顯神榮耀的機會。
因此,理想的教會應該是個全民總動員參與服事的教會,正如以弗所書四章12節所說的:“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因此神賜下恩賜給祂所有的兒女,我們要來認識、發掘和使用我們的恩賜於服事中。但是實際的狀況,常常是少數的同工盡心盡力操持教會的事工,甚至因此而心力崩潰,大多數弟兄姐妹或者冷眼旁觀,或者滿有熱心服事,卻不得其門而入,使不上力。如何能盡量讓教會每一位弟兄姐妹,像家人一樣的參與家中的服事,使我們能有效和有力的傳達神的福音,是每一個教會更是CBCGB應該努力的,也是屬靈恩賜事工應該繼續努力追求的。
我曾經在講台上提到,神過去所重用的僕人滕近輝牧師在他的“生命的事奉”中提到,事奉應該包含:1.生命:我們與神的關係和對神的降服;2.生活:生活中活出榮耀神的見證;3.工作:參與教會的事工。因此服事的面向比參與教會中的事工更廣泛,本文的焦點先集中在參與教會中的事工。
因此期望屬靈恩賜事工能和各堂會各事工配搭,追求人人服事的目標。為了能有效建立這個目標,我個人以為我們可以在以下的方向共同努力。
1.教會的牧師和長老,要隨時尋求在主耶穌託付給教會歷久恆長的大使命之下,每一個階段我們應該有努力的異象和事工重點,並且常常分享給全教會會眾,使全教會能明白,和教會同工同步,並在其中尋找自己服事的定位。
2.事奉不能只倚靠恩賜,成熟的靈性是事奉的基礎,牧者和靈性成長事工(spiritual formation ministry),如何培育造就會眾靈性,使我們成為合用的器皿,是屬靈恩賜事工和牧者及靈性事工應一起配搭和努力的。
3.鼓勵更多弟兄姐妹參與屬靈恩賜成人主日學。雖然屬靈恩賜不是判斷和決定我們服事的方向的唯一標準,但是這個課程,可以使我們更認識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恩賜,並認識服事應有的態度,對我們服事的選擇和參與,會有極大的幫助。
4.屬靈恩賜事工現階段在與其他事工合作,建立一個全教會會眾尋求和參與服事的平台。盼望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平台能建立,也能發揮作用,成為會眾與事工的橋樑。
5.下一步,我還希望屬靈恩賜事工能協助各事工建立各承傳的事工資料。包括:不同的事工職責,各事工操作手冊⋯⋯讓我們所有的事工具有可傳遞性,不會“人亡政息”,能“永續經營”,讓我們的教會成為一個在事工上可持續發展的教會。
最後一點,不只是屬靈恩賜事工的目標,而是全教會各事工共同努力的目標。求神帶領教會,讓我們能“各房靠基督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弗2:21)我們的教會如何能成為同心合一,各堂會各事工有不同的特質和重心,卻又在多元的差異能彼此配搭,使我們能真正活出合一見證。在這個大目標之下,第一步是建立團隊合作(team work)的精神,每個事工不論大小,都要建立團隊,不要習慣於單打獨鬥,而能以團隊彼此扶持。並且不斷的發掘和培養新血,除了使得後繼有人外,也減輕同工的負擔。更能具有團隊意識,不只將眼光關注在個人或自己團隊的需要和利益,願意也能夠關注別的團隊的需要,和別人有美好的配搭(腓2:3-4)。當我們能效法基督的虛己,齊心為福音努力時,不只我們能討我們的主的喜悅,也因著合一,而在眾人前成為美好的見證。這不只是屬靈恩賜事工的目標,而是全教會各事工應共同努力的。
作者簡介:潘儒達是本教會主任牧師;老瑞欣屬靈果團契;謝玲屬恩典團契,為主日學老師。
責任編輯:楊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