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靈魂的錨

當你行在社區裏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有些鄰居家草坪上有這樣一個標誌,上面寫着:“我們家相信黑人的生命很貴重,婦女的權利是人權,沒有人是非法的,科學是真實的,愛就是愛,善良就是一切。”它被稱為“世俗信條”。信條是信仰的聲明或告白。有一本關於這類標誌的書,書名取了同樣的名字《世俗信條》。書中談到了這個標誌在事實上是如何成為後基督教的。“後基督教”在這裏是指所宣揚的思想是基於基督教的知識遺產。這些思想本身並非基督教的,而只是因為這些思想能夠得以成形得益於基督教知識遺產鋪平的道路。

是什麼導致我們灰心、恐懼和絕望?

你對我們的文化所提倡的“世俗信條”和漸進的後基督教意識形態有何看法?我們中的許多人很容易灰心喪氣,因為我們覺得身為基督徒,我們已經輸掉了文化戰爭,而文化正越來越傾向於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例如世俗信條中所擁護的思想。我知道青少年的父母尤其對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感到不安。

這引出了這篇文章的要點⸺當我們容易因為這個世界的破碎而灰心、恐懼和絕望時,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耶穌,作為堅固我們靈魂的錨。

我不知道什麼會讓你害怕,或是什麼會導致你灰心喪志。對於《希伯來書》6章13至20節裏所講的亞伯拉罕來說,他年復一年地等待上帝應許的實現。對我們來說,也許是我們所處的世俗環境,也許是個人的疑惑和掙扎,或是我們家庭的問題。不管是什麼,今天的經文都在敦促我們將自己錨定在耶穌身上。無論是什麼讓你害怕、灰心或懷疑神的應許,請始終記住這一點。

亞伯拉罕和神的應許

希伯來書和整本舊約全書多處以亞伯拉罕為榜樣,他以信心接受上帝應許,所以在許多地方都值得我們效法。“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羅馬書4:3加拉太書3:6雅各書2:23)。但我們也知道,亞伯拉罕的一生並非全是祝福,沒有考驗;他也有過信心軟弱的時候。從神應許給他後裔和土地到以撒出生,亞伯拉罕足足等了25年,那時他已經很老了。之後,神又呼召亞伯拉罕獻上以撒作為祭物⸺犧牲他祈盼很久才得到的兒子。亞伯拉罕這時的信心並沒有動搖,相信神會讓以撒從死裏復活(希伯來書11:19)。

希伯來書6:13節說,神指着自己向亞伯拉罕起誓,這向我們指出了亞伯拉罕所屬的古代近東歷史的一些獨特之處。每當兩個人發誓或立下契約時,違反誓言的懲罰就是死亡。《希伯來書》直接引用創世記第22章,重點在神對亞伯拉罕後裔的應許,也涵蓋了神對亞伯拉罕的所有應許,包括創世記第15章中的立約儀式。

在創世記第十五章,我們看到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儀式。從創世記15:9開始,神吩咐亞伯拉罕宰一些動物切成兩半。這是當時常用的立約儀式⸺將動物切成兩半,讓血從中間流過;立約雙方從被切開的動物身體兩半之間走過,非常形像地說明,如果任何一方違反約定,就會變得像這些被切開的動物一樣。當神向亞伯拉罕起誓時,他是指著自己起誓⸺指著自己的生命起誓。

創世記第十五章裏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只有神從這些動物身體兩半之間穿過。這說明神不只要履行聖約裏屬神的一半,也要替亞伯拉罕履行他的那一半。你可以想象這段舊約敘述中的緊張氣氛,因為我們很快就將看到亞伯拉罕沒能夠履行他的那一半職責。按照聖約儀式,神應該死。但神怎麼會死呢?在那一刻,主我們的神將死刑判給了祂的兒子耶穌基督!整本聖經都貫徹始終地向我們傳遞著代贖的福音信息,在這段有關永生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故事中尤其明顯。

這些關於亞伯拉罕的事情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當我教導青少年時,我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又怎樣呢?”在這段經文中,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其實也是對我們的應許。再看看第17節,神希望向承受應許的人表明這一點。誰是承受應許的人?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不僅是針對猶太人⸺他的直系後裔,也關乎所有遵循亞伯拉罕信心而行的人⸺他們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加拉太書3:7)。這意味著,如果今天在這裏的您相信耶穌基督,那麼您就是第17節裏說的“承受應許的人”。

作者在第18節的第二部分告訴我們,神向承受應許的人更令人信服地表明祂應許的目的是什麼。第18節的下半部說,“好叫我們這逃往避難所、持定擺在我們前頭指望的人可以大得勉勵”。前頭指望是什麼?第19至20節:“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作先鋒的耶穌,既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遠的大祭司,就為我們進入幔子。”

如何將自己錨定在耶穌身上?

希伯來書的作者非常聰明⸺將耶穌描述為錨。我不是水手,但我知道錨會沉入深海,將船的位置固定。這個類比的偉大之處在於,我們的錨不是向下,而是向上深入天堂,進入至聖所中坐在上帝右手邊的大祭司那裏。關於這一點還可以講很多,但重點是耶穌是我們靈魂的錨和希望的源頭。

如果我們家裏貼一條信條,會寫什麼?會不會顯出我們的偶像?怎樣的信條才能顯示耶穌是我們家的錨?我們的家庭信條是否表明我們已經將自己錨定在耶穌身上,還是在其它東西上?作爲教會的青少年牧師,我對青少年及其家庭負有特殊的責任。所以對於這段經文的應用,我想把重點放在我們如何在家庭中應用它。

當我想到耶穌是我們家的錨時,腦海中浮現出這兩段話:

約書亞聲明他和他的全家將事奉耶和華。申命記為我們描繪了事奉耶和華的情景:

對於青少年的事工,所有的專家都在談論我們如何影響下一代,讓他們為基督而活⸺讓耶穌作為他們靈魂的錨。專家目前關注的焦點是家庭對於影響下一代的重要性。作為一個青少年牧師,我每週可能有2至4個小時與你們的孩子在一起;你們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要多很多。身為青少年牧師,你的孩子在11或12歲左右開始接受我的帶領,然而他們從一出生就受到你的影響。在我們剛剛讀到的聖經段落中也強調父母是孩子的主要管教者。我們將如何影響下一代?處於戰場前線的、承擔首要責任的不是教會,而是家庭。聖經主要強調的是父母親傳遞信仰,但作為祖父母、阿姨、叔叔、表兄弟姐妹和年長的兄弟姐妹也應該這樣做。

那麼,我們要如何將家庭錨定在耶穌身上,進而影響下一代呢?壞消息是這個負擔的確很重,但好消息是堅定信心並不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1.來教會
可能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有多種原因使它非常重要。神創造我們不是要我們孤立地走基督徒的路,而是要我們與他人一起行走。我們可以靠自己敬拜神,但聖經強調信徒聚集在一起敬拜祂。當我們來到教會時,我們會彼此受到鼓勵並聽到神的話語。

每個週日去教堂並不總是那麼容易。生活有時可能真的很忙碌,並且有一些合理的理由錯過主日崇拜。絕大多數的人在絕大多數時間裏都應該來教堂進行實體敬拜。這顯示我們重視神的心意,表明我們不會讓生活的忙碌取代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把這一點作爲家庭信條,可以爲“在這個家裏我們要與教會一起敬拜主”。

2.將你的靈魂錨定在耶穌裏,在家人面前作鹽作光

將我們的靈魂錨定在耶穌身上也具有深遠的個人意義,並且是對這篇信息最清晰的應用。我們首先必須相信耶穌,悔改我們的罪,並跟隨祂。我們需要在作耶穌基督門徒的生活中收穫喜樂。我們不僅要風聞耶穌,而且要真正認識並相信和親近祂,然後我們就可以成為家庭及世界的鹽和光。

對孩子來說,從小到大看著父母禱告、讀聖經、與神親密交通,這是神手中強而有力的工具。能夠向孩子承認自己的缺點也可以作爲神手中的有力工具,可以引導他們歸向耶穌。能做到也不容易。當我們對孩子不耐煩、憤怒地發脾氣時,我們能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請求原諒嗎?責怪我們的孩子或環境很容易,但福音中的事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我們能否在家裏活出真實的福音生活方式,在犯錯時願意承認並請求寬恕?福音不是要求我們完全遵守神的誡命,而是說我們都是罪人,單靠自己永遠無法遵守神的誡命。但好消息是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這個真理讓我們得自由,可以坦然無懼地承認自己的錯;不只是對神,也是對其他人。這就是我們成為家人的鹽和光的途徑。

3.家庭敬拜與靈命塑造

申命記第6章談到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關於上帝的律法⸺無論是在家中起來、躺下,還是行走。你是否與孩子談論你對自己靈魂之錨⸺耶穌的渴望?你教導他們神的話嗎?你們在家中一起讀經、一起禱告或一起敬拜嗎?如果我們只是在教堂才讀神的話語和敬拜祂,那就是個問題:我們是真正地跟隨祂,或只是表面工夫?如果耶穌是我們靈魂的錨,是我們信靠的盼望,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應該滿溢出耶穌來。

在家進行敬拜和靈命塑造並不是非常複雜,你今天就可以從小事做起。如果你還沒有,可以在飯前或睡前一起祈禱。晚上拿起聖經讀幾段經文,一起唱敬拜詩歌。不需要每天都進行,可以從一週兩次開始。

我們可以為兒孫們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對他們訓練教義問答。教義講授是教會幾乎從一開始就實行的一項古老的屬靈紀律。它要求記住某些信條,例如十誡或主禱文。我兒子剛滿三歲,我們已經開始教他教義問答了。我們會問他:“生命是什麼?”他會回答“是十字架上的耶穌”。我們很忙,開車的時候我們會常常問他這些問題。這就是申命記所說的,當我們起來、躺下的時候,要教導孩子這些事情,有意識地利用時間。

對於上面的分享,當你的孩子年紀越大實行起來就越困難。從孩子1歲開始,而不要等到5歲或11歲。記住,我們永遠不會完美,但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反映出完美的那一位⸺耶穌基督。

結論

這是我對你的懇求:首先,讓耶穌成為你靈魂的錨;其次,讓你的生活方式真實地反映出耶穌是你靈魂的錨,並讓其他人,首先是你自己的家人,看到這美麗的見證。

我希望大家還記得在本文開始時我所問的:是什麼使你害怕?把這些不安都帶到耶穌面前,在祂裏面有盼望。結束之前,讓我們一起來記住這條重要真理:耶穌是我們的盼望,正如《新城要理問答》中所說的:

《新城要理問答》問題1:
你無論是生是死,唯一的安慰是什麼?
我無論是生是死,身體和靈魂皆非己有,而是屬於我信實的救主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