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福音齊心努力

⸺腓立比書1:27-2:11

潘儒達

引言

人類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帝國是元朝時代的蒙古帝國。蒙古帝國的創建者是成吉思汗。在元朝古史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家庭,幾個兄弟同母異父,有很多利益的糾葛,所以常常爭鬧。母親看到這個狀況,有一天煮了臘羊肉給五個兄弟吃。吃完後拿給他們一人一枝箭,叫他們折斷;所有的人都很容易地把那枝弓箭折斷了。之後她又拿出五枝箭,要他們把五枝箭一起折斷。五個兄弟輪流折,結果沒有一個人能折斷。母親說:“你們五個人都是從我生出來的;如果你們分開,每個人就像單枝的箭,很容易被折斷;如果你們相親相愛、同心協力,就像五枝箭在一起那樣堅固,就沒有人能折斷你們了。後來母親死了以後,五個兄弟還是不和睦;其中最小的總是被兄長欺負,過着像野獸一樣的生活。這個最小的弟弟據說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同心協力,像五枝箭一樣的堅牢,這個比喻很有道理。雖然母親苦口婆心地勸告,但是五個兄弟還是做不到,因為改變人的本性確實是很難的。同心合意,人人都知道重要,我們卻常常做不到。那麼我們如何做到呢,尤其在教會的服事中?腓立比書1章27節到2章11節給出了答案。

為福音努力(腓1:27-30)

腓立比書中,使徒保羅先提到了他寫這封信時的處境⸺他被控訴、在監禁中,而且馬上要宣判,甚至有可能要被處死刑;在監禁中還受到部份基督徒的攻擊。但是他的心是喜樂的⸺因爲他不考慮自己的處境,只關心“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因此當監禁帶來了福音的廣傳時,他很喜樂。保羅的人生以顯揚基督為志業;這也是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生命的志業。

在分享了自身的經歷後,他勉勵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只要你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這裏的“只要”原意是“最根本的”⸺我們生命中最根本的事,是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我們原本是不配得福音的,但是在靠著耶穌十架的救恩白白地得到之後,我們生命的表現要“配得上福音”⸺生命要更新、改變。信主以後,生命要朝向一個新的、能活出神生命美德的樣式。所以我們要問自己,在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們是否有了重生的生命,與信主之前完全不同?不光個人,乃至整個教會⸺當人來到我們教會,有沒有感受到這個教會中的人行事和社會上有所不同呢?

生活方式和福音相稱會帶來“福音的效果”⸺當人看到我們的生命見證時,就會被福音吸引。基督徒的生活見證常常是領人信主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從果效來看,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的意義,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成為傳福音的人;從整體的角度, 我們的教會要成為一個傳福音的教會

27節後面的經文勉勵眾教會要“為所信的福音齊心努力”。福音是主托付給我們的使命;使徒保羅自己作了榜樣,這也是他對教會的期待。我們需要自己反省,我們是否行事為人配得上福音, 為福音齊心努力?是否做好了一個傳福音的人,和傳福音的教會?恩典的領受,是為了恩典的分享。將上面的兩個意義合二爲一,就是生命的更新會帶來福音的果效;福音事工最根本的有效方法是生命的見證。這個實踐不能只靠福音聚會,在平常我們就要有團契福音以及個人佈道的行動。

福音使命要付代價

福音使命的實踐常常要付代價。首先,會有仇敵的攻擊(腓‬1:28)。腓立比教會是一個在苦難中建立的教會,在當時也仍在苦難的陰影中。所以經文這裏提到會有“敵人的驚嚇”。在伊斯蘭教國家或在政治敏感地區傳福音,仍然會有壓迫或者限制;即使在美國也還是會有⸺有人會譏諷你信上帝落伍了,或者說信上帝是弱者、愚拙的表現;甚至有人會說,你傳福音是冒犯了我。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仍然願意傳福音嗎?會不會因此而懷疑我是不是錯了?

但是有一個奇妙的現象⸺逼迫常常帶來復興。使徒保羅說:不要為表面的現象所誤導;雖然有逼迫,但是在許多被逼迫的地方福音不但沒有被限制住,反而迎來更多的人信主!1949年以後中國的教會被關閉、控制,然而到了80年代改革開放後,信主的人數快速增長。另一個最近的報導顯示,伊朗的教會在1970年以來快速成長。在七〇年以前伊朗是一個由巴勒維王朝統治的開放的穆斯林國家,後來王朝被伊斯蘭教極端主義者推翻;基督教會卻在強烈的逼迫下快速成長。福音受到逼迫卻仍然傳開,這是神的作為,也是神的教會堅定站立的回應,神和人的配合!在苦難和挑戰中神的保守和作為證明我們堅守信仰是對的,而逼迫我們的人是錯的;因此證明我們得神喜悅,而他們(仇敵)將沉淪(腓‬1:28)。雖然環境不一定會改變,但是在逼迫中我們必然經歷神的作為。面對仇敵的攻擊,我們要站立得穩⸺不怕驚嚇、不喪膽。有一些事我們或者暫時不能了解,但是我們相信神在掌管一切;只要我們所作的是討神喜悅的事,即便是再大的風浪,我們都可以平安走過。

福音事工重要的是要同心⸺“同有一個心志”(腓‬1:28)。接下來的經文就是勉勵信徒要合一。

同心合意的命令(腓2:1-4)

接下來的2章1到4節的經文勉勵我們要同心。這一段的中文有四個平行的句子,在原文裡是由一個主要句子並且三個附屬子句構成,子句詮釋主句,重點意思就是“同心合意”⸺指彼此同工,有同樣的想法、相同的目標、同樣的愛好和熱誠。這並不是說完全沒有不同的意見,那是做不到的,而是經過一起尋求、心平氣和地交通、討論,至終可以有一致的目標和計畫。同心合意的具體表現是彼此相愛、在靈裡有美好的溝通、有共同的目標。彼此相愛的態度是我們同心合意的開始。因為愛使我們能夠接受異見、跨越人際關係的障礙,認識到和我不同意見的人是我的弟兄,珍惜我們這一屬天的關係。因此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耐心地、在聖靈的裡面充分地溝通,這樣許多誤解都可以化解。

我們有着共同的目標⸺就是為了神的國度、基督的福音。如果我們肯定彼此的根本目標相同,所不同的是只是看法、作法、先後次序等等,那麼這些不同是可以在大原則的前提下彼此容讓的。

談到同心合意的基礎,我們要回到第1節。從英文的文法當中我們能夠看得更明顯,前兩節經文有因果的關係;簡單地說,第一節是第二節的條件和基礎。第一節裏面的條件是,因和基督相交而得到的勸勉,經歷神的愛而得到的安慰,領受同一位聖靈而得到的感動,以及因經歷神而得到的慈悲憐憫在我們心中。所有這些講到的是我們和神的關係,它是我們和人的關係之基礎。如果我們敬畏主,從祂得到勉勵,我們就不敢隨意而說、隨意而行,造成對人不必要的傷害了。如果我們從人受了委屈,神的愛就在我們裡面成為醫治,以致我們不太感到受傷。如果神的愛成為我們的感動,使我們有慈悲憐憫,那麼我們就更懂得體諒別人、安慰別人了。親近神、順服神、敬畏神,能夠使我們合一。

第3節談到同心合意的具體實踐。這裏提到的“兩不要兩要”,需要特別注意。這兩節是對我們特別的提醒,爲了排除可能的障礙;也可能正是腓立比教會現存的問題。“不可結黨”的意思當然不是指教會裏不可以有團契、小組,也不是指我們不應該和誰熟一點、關係好一點。“結黨”是指在教會內通過組成小群體而追求個人的利益或權柄。在教會中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開展神的國度、彰顯神的榮耀,為福音而努力。在這個大的目標下,如果我們有不同的作法或策略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如果某些小群體的集結不是為了成就神給我們托付的使命,而是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就成了這裏說的“結黨”。倘若神所托付的大使命被擺在一邊,個人只顧自己的雄心,我們就會產生紛爭。

第二個“不要”是不要貪圖榮耀。我們在信主前,甚至在信主後,常常圖謀自己的榮耀。有時候我們也把這種追求帶進教會中。你可能會說,教會有甚麼事好圖謀?好像並沒有甚麼金錢利益或實際好處。教會中常會發生的是追求某種榮耀,或者只是某種榮耀意識;比如有些服事我們覺得較有光彩⸺站在台前的,例如講道、教導;而掃廁所、照顧孩子、廚房做菜則是幕後的服事。從職任上看,長老、執事這些頭銜好像讓人很有光彩。這些是不是“榮耀”?我們在做了這些服事之後是爲了被稱讚嗎?這裏經文說這都是“虛浮的榮耀”。如果我們得了世上的榮耀,就已經得到了回報,那麼天上那更美的回報就沒有了。對這些虛浮榮耀的關心和喜愛,常常給我們帶來紛爭。

這裏也提到兩個“要”⸺要存心謙卑,和看別人比自己強,比如看別人的恩賜、見識、才幹比自己強。首先是講到謙卑⸺願意看到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原文也可以指重視別人的需要過於自己的需要。愛的一種表現是把別人放在比自己優先考慮的地位;比如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13章中,在自己即將上十架之前,祂不是先想到自己,而是先想到門徒。“看別人比自己強”也可以是指願意聆聽。當我們和別人意見不同時,不是馬上想到要怎麼說服別人,甚至用權柄壓制別人,而是先聽聽別人的意見。

基督的虛己

要做到這些其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成為我們的攔阻⸺自我;如果我們不能放下自我,前面所述就都不容易做到。因此第五節提到,能夠合一的秘訣是“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耶穌的心是甚麼?是虛己,就是倒空自己、放下自己。

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緣故,放下自己與神同等的地位,而願意虛己,成為一個人的形象,這對於祂而言是極大的屈辱。好比我們爲了和蟲子交流,告訴它們我們的計劃和拯救,甘願變成一隻毛蟲那樣的委屈。神與人之間的距離,可能比人和蟲之間的距離還要大。第七節說,祂取了奴僕的形像⸺沒有地位、能力,甚至沒有自我申訴的權力,只有完全順從。為了順服天父,和為了愛我們的緣故,耶穌基督放下了一切的榮耀,到一個地步,甚至成為一個卑微的人,為我們而死,且選擇了最卑微、最屈辱的死法;結果卻升為至高。祂的虛己成為一個榜樣,告訴我們什麼是屬靈的律⸺權柄是從降卑、虛己而來,從服事、捨命而來。祂的謙卑並不是為了尊榮,因爲祂本來就有所有的尊榮;祂的謙卑是為了愛!

跟隨祂的腳蹤行

主耶穌的順服也並非沒有掙扎。在客西馬尼園中,耶穌向天父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太26:39)上十架對耶穌而言,要不要承受痛苦呢?要!有沒有掙扎呢?有!如果都沒有,這些只是在作戲,和看《甄嬛傳》一樣。耶穌的順服是要克服自己的掙扎的,因此祂能理解我們的掙扎。(來4:15

主耶穌因為謙卑、虛己,也因為順服,就被升為至高。耶穌的生命告訴我們一個屬靈的原則,和這個世界是不一樣的。這個世界裏,你要得到高位、擁有尊榮、擁有權柄;要去抓,拼命地掙取。屬靈原則恰恰相反⸺尊榮、地位和權柄是從謙卑、捨己、犠牲、服事而來的。四本福音書中,很多活生生的榜樣在耶穌身上顯明。當然,為了得到尊榮、地位和權柄而故意顯示謙卑是沒有用的。要真真實實的謙卑,才是得榮耀的途徑。這是一個重要而不變的屬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