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生命見證

破鏡重圓

戴姊妹

破碎的家庭

我出生在一個破碎紛爭的家庭,在我初中時父母就離異。我記得他們的離婚官司打了很多年,彼此之間充滿了仇恨,幾十年難以消解。爸爸為了遠離,帶著十歲的弟弟去了南京。那時我十六歲,正在讀師範。我被判給媽媽,並留在武漢。

現在想來,那仍是一段黑暗的青春期,內心沒有一刻安寧。我深感自卑、焦慮、社恐,常常自我譴責、憎惡自己、輕看自己。我勒令自己只能進取,不許退卻。每日痛苦糾結、心力交瘁!我的眼睛無時無刻在尋找愛!

此後,我工作、結婚、生子。我在婚姻中掙扎了很多年,卻也是難逃離婚的命運。

漩渦中掙扎

儘管我認真地生活、勤奮地工作、努力地做人,然而我的天空始終佈滿陰霾,我的道路越走越窄。我帶著兒子,搬出家門,租房子居住。輿論的壓力、生活的艱辛、前途的焦慮接踵而至。我愛我的兒子,我要傾其所有、竭盡全力把最好的給他。

可是,面對破碎的家、孤寂的母子倆,我這是越過越好嗎?我能養育好他,給他最好的未來嗎?何時才是盡頭?哪一天會峰迴路轉呢?我靠著自己、埋頭苦幹、勤扒苦做,都是徒勞。我看不到生命的亮光!我在痛苦的漩渦裡苦苦掙扎。

四年的時間中,我焦慮、失眠、夜夜不能安睡,即使吃安眠的藥物也不管用。

尋找就尋見

2008年,我被公派到新加坡交流。當時我處於兩難之間⸺應該設法留在新加坡,還是如期回國呢?我精疲力竭,厭棄了自己去選擇,覺得走不好自己的路!站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我、感到非常焦慮!我多麼盼望能夠有一位智者,有一位真正的權威人士告訴我:“來,你走這條路,這條路是正確的,是平安的!”

在新加坡的一個家庭小組聚會中,我說:“我是來找信仰的。”一個姊妹說:“我們的神在尋找人,祂尋找了你。” 我說:“我絕對不會輕易相信,我要找真正屬於我自己的信仰。” 姊妹說:“你願不願意跟我說一句話⸺神啊,如果有祢,我願意認識祢。” 我說了。

我心裡想的是: “神啊,如果有祢,請向我顯現啊!”

尋找就尋見!一個週六晚上,我衣著光鮮,在一位新加坡朋友慧琴的帶領下,第一次來到華夏豐收教會。做完禮拜,我在一旁等候慧琴,她正接受一位叫明華姐的姊妹給她婚姻輔導。站在一旁,我無趣又枯燥,一如從前看到我的同學朋友被父母關愛,自己在一旁乾枯一樣。我習慣了孤獨,習慣了看著別人被愛,習慣了自己搞定一切……就在這時,明華姐忽然轉過臉來,對我說:“你也有問題,你的重擔不亞於她,明天你來找我,我們談!”當時我就震驚了,我可是第一次見她啊!

第二天,我來到豐收教會。見到明華姐,和她一起禱告時,我痛哭流涕!記得她在禱告中的話語:“神的配合沒有錯,只是你們不會經營。你回國,和他復婚……”

在新加坡的日子,不知什麼時候,我的失眠不治而愈。結束交流工作後,我回國復婚。

生育的抉擇

後來我意外有了老二,在計劃生育的壓力之下,我和先生都選擇辭去教師的公職。因為我是基督徒,相信孩子是從神而來。

當時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沒有人同意,紛紛勸我們工作。我的同事朋友,四個要好的閨蜜,緊急邀請我喝茶,給我陳明利弊,讓我收回辭職信:我已經四十多了,屬於高齡產婦,丈夫有很重的糖尿病,萬一生出個殘障孩子怎麼辦?兩人又丟了工作,老大讀書要用錢,老二面臨高額罰款,不能上戶口,會導致入園、入學、就醫都是難題,我的日子可怎麼過?放棄省直機關那麼好的福利,豈不是很傻?實在想要這個孩子,不如躲起來生下孩子,就說是撿的、領養的;或者給老大辦個殘疾證,換老二的準生證……

感謝神,在禱告中我心感平安,放棄世俗的掙扎和世人的各種巧計。我相信,神給我一個珍寶,也一定會給我接住她的力量。因此在教會的支持下我辭職了;意外的是,我的丈夫雖然不是基督徒,他也支持我,還率先辭職。他要堂堂正正生下老二,給她一個名分。

一路蒙主恩

辭去教師公職後,我先生做學科培訓。那時正是學科培訓的高峰期,神多多賜給我們學生,奇妙的讓我們的豐盛比以前還多!神也賜給我最好的幫手,我先後得到幾位得力的奶奶幫我帶老二。在孩子三歲的時候,我也開始和先生一起做訓練。我負責從幼小到三年級的培訓,他負責從三年級到小升初的培訓,我們兩個把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包辦。雖然我們不做廣告、不宣傳,學生卻自己找上門報名。神讓我們從未缺乏!

老二出生了,很多人在祝福我,也在觀看後果。老二叫恩奇,她身體健康,像個天使。三歲前,她沒怎麼生病;三歲時,不僅沒有被罰款,還奇蹟般得到渠道上了戶口。神也使我們順利進入了附近最好的公立幼兒園。這個幼兒園只有省直機關的職工的孩子才能進,我們已經沒有公職,真是神的恩典!之後神又開恩,恩奇上了附近最好的小學。一切像是湊巧的幫助和指引,其實都是神在開路,神為我們解決了所有我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多人紛紛誇獎羨慕我們選擇得好、有勇氣。豈不知,我們選擇的是神的道路,一路都是神的恩典!

神的恩典實在奇妙!我回國後一年老大恩臨考上了武漢最好的國中;我生老二那年,老大中考,我沒有精力照顧他,他同學的媽媽說:“我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能不能請你家孩子到我家來陪我兒子一起學習準備考試?”不久後,恩臨竟以入學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三年後我開始做培訓,沒時間照顧老大高三的學習生活,又一個同學的媽媽說:“我在學校旁邊租了房子,能不能請你家孩子到我家來陪我兒子一起學習?”最後,神施恩讓我兒子考上了北大。

神拯救我家

不僅如此,我的弟弟信主了,我的媽媽和她的老伴也信主了!  以前我的家滿了仇恨,現在我的家中滿了和睦;以前我的家是破碎,現在是圓滿。我和先生的關係更好了。感謝神的真光照亮了我的生命,祂的光有醫治的大能。神的道路盡是平安和祝福啊! 

十幾年走過來,回頭看,神的恩手在我的家中,一路扶持帶領,陪我走過許多艱難,給我恩典,讓我抬頭做人,使我家破鏡重圓!神在我最軟弱的時候,伸出恩手,一路養育施恩。我所作的只是仰望、倚靠、禱告……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也因爲我選擇了相信神的道路。

父啊,我當怎樣向你獻上我的感恩?請讓我以謙卑的心領受你的道,以熱忱的口宣講你的恩典和慈愛。祢是愛,也是我的指引。我的家人、道路都在祢手中,我唯有緊緊跟隨!

新造的人 

張姐妹

我從小在中國接受唯物主義教育,一直認為自己是無神論者。我2003年到美國讀書後慢慢認識了不少的基督徒同學和朋友,儘管覺得基督徒都是很好的人,但是自己並沒有想過成為一名基督徒。另外母親一直告誡我不能去教堂,不能信基督教,因為母親認為她的信仰和基督教有衝突,擔心我信基督教會對家裡造成傷害,所以我一直迴避接觸基督教迴避認識神。

唯一出路

2016年在小女兒出生幾個月後我開始出現劇烈的腳疼,幾個月後演變成全身性的持續疼痛,做了很多檢查,查不出原因,多個醫生都診斷我為纖維肌痛症,給我開了各種止痛藥,但是這些藥不是不起作用,就是副作用太強無法繼續服用,一年後由於長期疼痛折磨,我開始出現失眠抑鬱的症狀,開始服用抗抑鬱藥,今年8月份除了越發嚴重的周身疼痛失眠和抑鬱,我又開始出現疲憊的症狀,嚴重的時候連吃飯的力氣都沒有,9月中母親從中國飛過來看我,看到我病得這麼嚴重,母親非常擔憂寢食難安;幾天後母親很認真地對我說,她覺得我應該去信基督教,這是我唯一的出路,讓我不要為她和家裡擔心。

因為母親的支持,9月底我聯繫了鄰居胡桅姊妹。在她熱心的帶領和幫助下,我第一次參加了團契,第一次週日敬拜。當我在團契第一次跟著唱敬拜神的詩歌的時候,情不自禁淚流滿面,是和舊時的自己告別,也是感動自己終於來到了神的面前。了解我的情況後,教會張子義牧師來看望我,並請一位司提反關懷事工的同工來陪伴我。鄰居艷玲姊妹,團契Nancy姊妹和廣琦姊妹也和我談話,給我鼓勵和幫助。在知道了我受洗的意願後,教會請來了受洗班老師,每週來家裡給我補受洗課,耐心地為我解答疑問和堅定信心。

不再孤獨

曾經的我是一個人在痛苦中孤獨地掙扎,現在一下子擁有這麼多兄弟姊妹,擁有這麼溫暖的大家庭,我非常感恩。每次去教會在兄弟姊妹中間,我總是覺得非常的踏實溫暖;我終於不用再隱藏自己的病痛,終於可以開誠佈公的交流。在和眾姊妹的交談中,我才知道她們並不是因為生活一帆風順才得平安喜樂,她們生活中也都經歷過各自的苦難,但是苦難中她們仍然能有內心的平安,因為神愛我們,神一直和我們在一起,讓我們有依靠有盼望。

我每天讀聖經每天禱告,感謝讚美神並祈求他的醫治。以前我看到路上的風景只是感嘆於大自然的美,現在我會感謝主創造了這個美好的世界給我們。以前我常常因為自己的病,為家庭和孩子的未來擔憂,現在我不再擔憂而是努力地活好今天,安心地把明天和未來放在主的手上,因為聖經上說“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又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6-7)

主的看顧

以前我因為家庭的事和先生起過衝突,執念不能釋懷;現在我會感謝珍惜神賜給我的配偶,並體諒他。“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言14:1)以前我疼痛厲害躺在床上的時候,只能孤獨地忍受疼痛的折磨;現在我就在床上聽聖經,用聖經的話語安慰自己的疼痛。儘管現在我的疼痛還沒有什麼起色,但是我的精神狀態比原來好了很多。10月看醫生時,醫生說我不再需要服用抗抑鬱藥了。

我相信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一體的唯一真神。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他用寶血潔淨了我們,給我們救恩。我迫切地希望能夠受洗,從聖靈的洗禮中重生,徹底地成為神眾兒女的一員。

作者2018年12月於本教會受洗,屬雅歌團契。

責任編輯: 楊曉玲

往事皆為序章

常心

回顧我自己以往的人生路,最讓我珍藏的情感是奶奶給予我的不求回報的、發自肺腑的、充滿善意的愛和尊重。可是人終有一死,我在讀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奶奶因為得了胰腺癌去世。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直面人的生命終結:死亡。為奶奶守靈的三天兩夜裡,第一天我用課本上學來的馬克思唯物主義觀點提醒自己不要哭,可是到了第二天,當眼淚止不住奪眶而出的時候,我心裡一驚:為什麼頭腦的理性告訴我,每個人都終有一死,並且死亡可以幫助奶奶解脫最惡癌症的痛苦,可我的心裡卻因為失去至親而難過不已,難道我們每個人身體不僅有頭腦還真的有 “靈”?!在那一年語文課本裡,我讀到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其尾句與我那時的心情產生了共鳴:“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加,有太多的事實證明,人類最高的能力絕不是感性、更不是理性,比理性更高的是靈性。一個人若有創造力,光有嚴密的理性思考能力是不夠的,更多地取決於敏銳的直覺、宏大的想象和深切的感悟。

內心的探究

當我高考考上軍校,穿上合身的空軍軍官制服後,我問自己的內心:這是我想要的學業嗎?回答:不是,我和那個環境格格不入,我心裡很壓抑、很孤獨,這種高度壓力下的孤獨感只有在休假卸下軍裝後的平安夜教堂裡的鋼琴聲中才能有所緩解;當申請退役後,我來到上市集團董事長辦公室裡履新。工作了幾年後,我問自己的內心:這是我想要的事業嗎?回答:不是,董事長和我都有不可言表的苦楚,我們只是國有企業平台上的分工不同的勞役而已;當我在上海有房有車、育有一兒一女,我問自己的內心:這是我想要的家庭生活嗎?回答:也不是,我在中國時對這個家面臨的外部環境充滿了憂慮,我不知道拿儒、釋、道哪家的道德倫理來教育指導我的孩子,構建自己的人生信仰。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這麼多年在兜兜轉轉地尋找什麼?《聖經·箴言4:23》這句話就是我在面對是非對錯時想要的結果:我要保守我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我這一生的果效都由心發出。

結舌的決定

去哪裡才能給我的心靈找到安住的家園?我在中國幾十年都沒有找到。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們被檢驗的是思考的力量、行動的力量,更是心靈的力量。最終,我做了一個讓親人和朋友瞠目結舌的決定:我打算和家人退出軍隊現役,申請技術移民到美國去、到新英格蘭去、到當地基督教會去。這個決定在我心裡歷時六年都沒有動搖過,去年我帶着全家第一次來到美國,並在登陸的第二個月收到了綠卡和社安卡,但我的家庭為此付出代價也是非常沉重的:在中國熟悉穩定的工作辭掉了、我的高級工程師職稱和太太的醫生執照在美國都失效了、上海的兩套房產終有一天會被軍隊收回,等等。

在現代文明和資本驅動的社會中,我更習慣於做“加法”,我帶着家人如此反向做“減法”,我不知道這麼決絕是對是錯。然而,中華文化中有一個成語:“刻舟求劍”,我和大家每想起這個故事都覺得主人公怎麼那麼蠢,竟然憑藉自己的經驗來試圖找回落水的劍。人到中年後,我才發現這是一個古老而藏心的故事,幾乎每個人都犯過類似的錯誤。過往的人生經驗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成功,我們由此終生來奉行這個經驗,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犯了什麼錯誤呢?那就是不要把某個經驗,在我們的生命中上升到道的地位去,它只是一個經驗而已。過去給我們帶來巨大成功的這個經驗,將來某一天,同樣是這個經驗完全可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失敗。

重新的看法

那麼,人生之道究竟在哪裡呢? 《約翰福音》開篇這句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給了我答案。當我正式開始研讀《聖經》之後,我開始重新理解這個世界,我告誡自己不要把這個世界看成是認知的對象。世界並不是聳立在我面前的各種存在者的整體,供我去思量、去打量、去認知,而是我向來就在神造的世界中了。我在這個世界中出生、慢慢長大,充滿希望,也可能被祝福,也可能焦慮,也可能受到獎勵,也可能被懲罰。我們可以把世界做成對象,於是發揮我們理性思維的能力做出一系列知識,但是它有一個前提:人首先存在於此世界中,他才有知識的能力——就是我們先領會“神”的存在,才可能發現存在者並對它做知識。結果很多人對存在者做了知識和經驗之後,卻把神及其創世所設的道本身遮蔽掉了,如此就不可避免地會犯憑經驗辦事這樣的錯誤。

以前中國有句老話:“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但是這個“門”是家門,它還是家;釋迦牟尼說過一句經典的話:自己是自己的怙主(救世主)。佛教推行的修行方式是出家,是為了自我做一名覺悟者連家人和社會責任都可以捨棄掉,這些就是長久以來一盤散沙的中國。今天之中國這個以家庭或者家族為單位的“沙”也已經分解了。今天的沙粒,是以自我為中心,是利己的個人。於是,道德和信任危機發生了,導致不良社會現象層出不窮。

我從地球的一端移民到對面這端之後,深感東西方在科學、文化和宗教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很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東方的佛教底蘊讓人們更傾向於向內愛自己,西方的基督教底蘊讓人們更傾向於向外愛自由。愛因斯坦在《我眼中的世界》這本書中講到的這段話,就是很好的詮釋:人是整體的一部分,我們稱之為“宇宙”的一部分,是有限空間和時間的一部分。人所體驗的思想和感情,是與其他部分隔開的,這其實是意識造成的錯覺,這種錯覺是我們的牢獄,把我們限制在個人慾望及身邊親近的幾個人的感情上。我們必須把我們自己從這個牢獄中解放出來,通過拓展我們慈愛的範圍,擁抱所有的生物和整個自然界的美妙。沒有人可以完全達到這個境界,但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本身就是解脫的一部分,是內在安全感的基石,這些本質上就是心靈的療癒。

尋獲心靈的家

基督教文化的根本精神是“愛”。基督教的團契生活,使我感受到人們在彼此相異中喜樂,誠如潘霍華在《團契生活》中所說:強壯的和軟弱的、聰明的和愚笨的……虔誠的和不虔誠的,群體中形形色色、彼此相異的人,不再成為我們談論、判斷、甚至責難的動機。我們的差異,使我們可以因對方喜樂,而且彼此服侍。基督教信仰博愛地認為每個人不僅是團體裡的成員,而更像是身體的器官——各具特色、各司其職、無以取代。我是今年五月份在CBCGB受洗成為一名基督徒的,總體上的收穫,一個方面是曾經學校的課程讓我有知識和技能、長期以來泡圖書館的愛好讓我有文化、當下基督教會生活讓我有信仰,這個信仰讓我的靈魂有了家,驅除了我即使成家立業在精神上依然盤踞多年的孤獨感;另一方面是更加堅信是有上帝存在的,之前我在人生的重大抉擇上更多是依靠屬靈的感應做決策,如今在教會培養出禱告的習慣後,在我個人力量無法解決的具體事情上,上帝確實有顯神蹟在慈愛地幫助指導我。

此刻,我想以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感同身受的話結束今天的見證:有兩件事物我愈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上的星空與我心中的道德準則,它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上,也在我心中。

作者2023年5月於本教會受洗,屬愛主圑契。

責任編輯: 楊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