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凡“想”的禮物

曾陽生

又到歲尾,在這喜慶的節期,有一樣增加壓力的事:送禮。對於一些人,送禮已成了傳統;對於另一些人,這是一個禮尚往來的問題。生活在北美這相對富裕的社會,一個人可以攪盡腦汁,卻想不出送什麼好禮物來:伯父不缺那件毛衣;阿姨衣櫥裏的任何一條絲巾大概都比你挑的那條好看;要為侄子買的那最熱門的玩具,他可能玩不到幾分鐘就厭倦了。

送禮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題目。禮物的價值,無論是金錢上還是意義上的,都能讓我們對送禮者與收禮者有一些認識。禮物的性質所透露出收禮者的人品,甚至多過於它所透露出送禮者的人品。如果送禮者不太在乎收禮者,買禮物的事情草草解決就好了。但如果真想討收禮者的歡心,就得花一些心思了:收禮者缺什麼?喜歡什麼?價值觀是什麼?什麼是他眼中看為寶貴的?

對於身為世上的鹽與光的弟兄姊妹們,筆者想提議一些另類的禮物。牛,怎麼樣?雞呢?不是送給你的伯父或阿姨,而是給那在世上某個角落正為生活掙扎的困苦家庭。貧困是一個龐大、複雜、多方面的問題。我們,包括筆者在內,有時會抱有一種偏見,認為貧困是懶惰與缺乏上進心的結果。事實上,在世上很多地方,貧困的肇因完全不在個人的控制範圍以內。如果一個人久病在床,或因營養不良而身體虛弱,他如何能夠工作賺錢呢?如果為人父母的時間以及本來就不多的收入,需要全數花在體弱多病的子女身上,這家庭如何能夠發達呢?如果日常的用水需要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員每天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去汲取來呢?如果當地的政府不能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教育或就業訓練呢?如果當地的政府不能提供穩定的治安呢?如果就是沒有本錢創立一個小本生意呢?當我們為年假這段期間體重的增加而憂愁的時候,這些人的憂愁卻是為聖誕夜沒有著落的晚餐。

與其去買一些可有可無、不痛不癢的禮物給那不需要的人,我們可以將購禮的經費改去買扶貧、改變生活的物資。然後,或許可以有一張卡片送到你原本收禮者的手上,卡片中寫類似於“某某人﹝送禮者﹞以您的名義送了兩隻羊給孟加拉的某某家庭”。我們教會的社會關懷網站上 (http://www.cbcgb.org/ministries/social-concerns/individual-resources)就有一些可以購買這樣不同凡“想”禮物的選擇,讓筆者來介紹其中幾個。
首先牲畜是很多慈善機構都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禮物。真正獲得這些牲畜的家庭不會將這些動物吃掉。牛羊能產奶,雞可以生蛋,穩定地提供這一家庭,特別是孩子們所迫切需要的營養。孩子們強健,不再多病,對一個家庭至少有三重好處:積蓄不再為醫藥費所耗盡;孩子們可以上學受教育,改善將來的出路;做父母的也能把時間與精神花在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上。有些慈善機構還與貧困家庭約定,牲畜繁殖超過某數量,原本獲得這些牲畜的家庭就有義務將多出來的動物送給另一個貧困家庭。原本只是給一個貧困家庭的祝福,漸漸成了許多貧困家庭的祝福,並且還不斷的在增加。

筆者偶爾會聽到教會內弟兄姊妹講述對白白給窮人錢的反感。你能相信嗎,有些窮人對白白拿別人施捨的錢也很反感?窮人也有自尊!有些慈善機構替貧困人家賣他們的手工藝品。這麼一來,你我不用白白送窮人錢,而是讓窮人憑他們的勞動、努力賺錢。在社會關懷網站上列出的機構當中,Market Haiti(海地市場)特別讓筆者注目。海地歷年來飽受天災人禍。透過Market Haiti,海地的藝術家與工匠們利用他們在周遭環境中所找得到的材料,甚至垃圾,做出藝術品與日常用具。當瀏覽這些產品時,我們或許不習慣其中的一些風格。有些品質或款式沒有連鎖店裏要來得好。我們甚至可能被這些產品的標價嚇到──產品並不特別好,怎麼這麼貴?但再多想想,很多時候我們從連鎖店裏買的,其實是機器用模子,幾百、幾千個量產出來的。它們薄利多銷的價格是為了往那資本家原來就飽滿的荷包裏再塞些錢進去。相對而言,Market Haiti的產品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手工製造的。這些人寧可靠自己的勞力來養家活口,不願靠他人的憐憫。而且賣價相當大一部份歸生產者。當我們買這些產品時,我們不光是在經濟上幫助了這些藝術家與工匠們,其實還表達了我們對他們自給自足心志的認同與支持。

Market Haiti不是唯一為窮困巧匠們提供行銷管道的機構。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購禮網頁在它諸多的送禮選擇中,也兜售世界各地貧窮人家做的飾品。甚至波士頓開辦許多流浪漢收容所的松街旅館(Pine Street Inn)都有類似的理念:Boston Handyworks為了讓流浪漢學到一技之長、重返工作行列、脫離無家可歸的困境,訓練他們做木工。目前切菜板是他們唯一的產品,但如果這樣的做法受到大眾的認同與支持,切菜板的銷售好的話,這樣幫助流浪漢的項目一定會增加。

莫忘記,我們的主耶穌在乎人的尊嚴。在血漏的婦人摸了祂的衣裳後,祂並沒有若無其事的走掉,反倒轉過身來,將眾人的目光放在婦人身上。宣告婦人的信心與醫治,正是為了恢復社會對婦人的接納及婦人的尊嚴。

另一個助貧困的人們一臂之力的方法是捐款到小額信貸的資金中﹝世界展望會與Compassion有這一選擇﹞。在金融制度健全的社會中,銀行很容易找,大多數的人有財產可以抵押,所以貸款不難申請到。但在很多發展落後的地方,人被困在一個貧窮的惡性循環中。即使他們有決心、有主意爬出困境,他們因為沒有本錢,任何構想都無法付諸行動。籌到本錢並不保證他們會成功,但成功與否不重要,重點是機會。當我們回顧自己的成就時,或許我們會歸功於自己的努力與聰明,但我們需要認真反省:如果我們不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握住上帝給的機會,努力與聰明也是白費。

我們當中很多人在第一世界生活慣了,很多不尋常的事已經識為理所當然。譬如說,你會為麻州水利局提供的水不用煮沸就能喝,而我們卻拿這麼乾淨的水衝馬桶、澆花、洗車感到奇怪嗎?世上很多地方水的來源須要步行數小時才能到達,而這些水源居然同時還扮演著天然下水道的角色,掺雜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污水與排泄物。維持生命的水同時也是威脅、危害生命的水。因此,捐款給鑿井的基金或事工是送生命與健康的禮物,更可以讓很多人不至於把一生年日消耗相當大一部分在取水上。

在缺乏乾淨用水的社會中,醫療技術與設備一般也不會先進。前不久美國公共電視一個有關疫苗的節目就說到,美國人一般認為病毒感染去醫院,病癒回家是應該的。一些我們很容易就能得到的治療,我們甚至認為麻煩。殊不知,如果這些落後地方也能有這些醫療資源的話,很多性命就不至於喪失,很多苦楚就可以免去。醫術的落後還會扭曲治病的考量,有時死亡反倒會成為處理疾病的上策:你願意一輩子瞎眼嗎?截肢嗎?殘廢嗎?癢嗎?臥病在床、成為你家人一輩子的負擔嗎?無可否認,面對這樣的問題,不難瞭解為什麼一了百了會是相當吸引人的選擇。我們或許沒有能力幫到全部的人,但卻絕對有能力幫到一些人。對於這些被幫到的人,救助者無異於從神而來恩典的使者。

回到禮物也透露有關送禮者與收禮者人品的想法:如果一個送禮者以收禮者的名義贈送以上所列出的禮物,送禮者其實在宣告收禮者是聖靈內住、有基督胸懷、以神的眼光看待貧困與不公義的人。很難想像還有什麼樣的禮物更能恭維、推崇收禮者。

最後,我們不一定要以某收禮者的名義贈送以上所列出的禮物,我們可以把貧困人家就定為我們的收禮者。想想看,雖說實際的日子沒有人切確知道,但這喜氣洋洋的時節還包括一個基督徒們所慶祝的生日。買禮物,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壽星”會希望我們買什麼?

***如果弟兄姊妹們還知道或找到其他類似也賣不同凡“想”的禮物的機構網站,想列入社會關懷網站上的名單,請儘管找社會關懷委員會的成員提議。這些機構不需要是基督教的機構,但請弟兄姊妹們花點心思研究這些機構,確保禮物或機構收入確實用在貧困、有需要的人家身上。

責任編輯: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