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如何攻玉

中美基督徒職場事工比較

劉 官

去年我參加了在波士頓舉行的全美基督徒《信仰與職場》大會。在會上我有幸和很多專業職場事工人士交流溝通,收穫不小。結合中國目前職場信仰與事工的現狀,我做了一些簡單的思考,期望與職場事工有負擔的人士引起共鳴。

中國職場事工現狀

中國的職場基督徒事工,一如過去八十年代農村教會及九十年代城市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教會極速發展一樣,在中國城市化及商業化的進程中,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各種職場事工的講座、餐會、分享及團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勢如當年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國各地的城市都在逐漸興起各種類型的職場團契,其名稱、定位、類型、方式都各有不同,有的是掛靠在三自教會下有正式合法名分的,也有獨立運作的,還有就是在家庭教會內部興起的。這些職場團契無一例外地面對與中國家庭教會當年蓬勃興起時期所面臨的挑戰都很類似。

我所在的北京守望教會一部分企業家與職場人士也在經歷著這場激盪人心的運動。教會曾就關於建立職場團契的問題進行過激烈的討論,最後決定將團契定位為跨教會的專業團契。每月一次活動,都有敬拜與分享,參加人員來自北京各教會的企業家或職場人士,但形式沒有脫離教會聚會地形式。其間我們也曾嘗試過不少形式的活動,比如舉行餐會和專業講座。2010年南非開普敦洛桑大會期間,我們曾成立專門的資金小組為洛桑大會組織奉獻。我們也經歷了中國職場團契共同的類似問題、困惑及瓶頸。其中最典型的問題是職場團契應該如何定位:是以教會牧者為主的牧養型團契,還是主要為事工提供基金支持及聯絡人脈和財力的事工型團契,還是成為註冊商會的商會型團契,或者是成為一個機構來服侍職場人士的獨立機構,但從未討論過發展為獨立教會的思路。

美國職場事工現狀

我前面提到的《信仰與職場》大會, 是在北美基督教福音生態系統比較成熟的環境下,職場事工在新領域的一次創新探索。大會主辦方是以職場教育為主的教育機構和家族基金會。另外有協辦方包括基督徒工商協會、紐約救贖主教會的信仰與工作中心、維真神學院職場研究所、國際職場牧師,他們日常彼此都有很多的聯絡與配搭。大會講員來自各著名神學院、大學、教會、企業及職場機構。主要信息包括四個方面:基礎信息——聖經基礎,經濟與工作,貧困,多樣化與全球化;實際應用——技術轉化,職場倫理,職場福音與職場門訓;福音前線——呼召,價值,強化,訓練,就業,鹽與光;職場教練——職場小組,神學院,商學院,學生會。

在理論領域,大會主題研究不止局限於神學基礎,也包括了基本的經濟理論、政治經濟學、倫理學、城市化、全球化與貧窮等範圍,都是比較前沿的信息。目前理論研究與教育功能,基本由神學院和大學承擔。另有專業出版社和職場神學計劃機構,參與職場神學研究書籍出版。

在實踐領域,主要是一線的企業家,以及服務企業家的二線機構。例如電影《納尼亞傳奇》系列電影及其他著名電影的出品機構瓦爾登傳媒的創辦人Micheal Flaherty。這些一線企業家,都有堅定清晰的個人信仰,並且能在實際工作中見證上帝的能力、傳播福音及愛心。他們坦言,做為人的有限與軟弱多麼需要上帝的恩典和教會的支持。一位企業家說:“我知道職場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地方,我在盼望著每個主日清晨的到來,那樣我可以到教會,通過敬拜,從我的牧者身上得到屬靈的更新,使我可以重新回到戰場。”

另一方面,眾多服侍職場的機構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大致分為地域性和職業化。由信仰組織機構統計發布的一項全美信仰與職場事工機構列表表明,全美人口在40萬以上的110個城市中,有合計25個信仰與職場組織機構在各城市設有聯絡處,其中又以基督徒工商協會、領導力峰會和國際職場牧師三個機構最為全面。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

綜觀中美兩國基督徒職場事工差異,中國基督徒職場事工依然任重道遠,如何在中國大陸的現有環境下推動職場事工呢?我有一些思考:首先,加強教會講台信息,以及關於職場神學與職場倫理的教導。中國教會在過去三十多年間經歷了四個不同群體的復興階段:1979-1989農村家庭教會;1989-1999 城市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1999-2009企業家與職場人士;2009-目前公務員群體。前兩個階段的進程經過復興與發展已經基本趨於成熟,原因是目前城鄉家庭教會格局的基本形成與穩定,城市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士教會的格局也已基本形成,現今最為活躍的群體當為企業家與職場人士。教會需要結合中國城市化進程帶來的職場人群強勁的需要,將福音活化到這個群體中,鼓勵大家將信仰結合到工作中。

其次,建立以教會為中心的福音生態體系。過去的三十多年裡,一些人對教會單一高舉和迷信,“萬般皆下品,唯有教會高”,認為除了教會和教會牧者屬靈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屬世的。現在我們需要破除過去教會獨秀一枝的局面,推動全方位的神學研究與教育,逐步建立起神學院、教育機構、研究機構、跨教會的事工機構、出版社等,全面推動中國的福音化,從而建立起一個健康的福音生態體系。要以神學院和研究機構為中心對職場神學與職場倫理進行專項研究。我們需要通過神學思想建設與領導力的指導,推動有裝備的專業化人才做培訓與指導,提高職場事工質量,與職場人士高水平的要求相匹配。比如,中國目前制度性的犯罪環境為職場基督徒帶來更多的困惑,這些職場基督徒不僅要面對普世基督徒要面對的人的軟弱與試探,更要面對日常經濟生活領域制度性的陷阱,這對缺乏基礎神學教育與法制教育的相當一部分職場人士來講,的確是很大的挑戰。中國過去20年間迅速崛起卻很快又身陷囹圄的那些精英企業家的慘痛經歷,對職場基督徒尤其是企業家基督徒是一個深刻的警醒。

最後,我們要建立職業化的職場事工機構。培養並建立一批既具備神學基礎又了解經濟和職場的職業人員,進行專項事工。破除大一統思想模式以及將職場事工機構再次教會化的趨勢,要提倡在職場事工領域百花齊放的精神,尊重不同定位的團契與職場事工機構,在多元化的事奉方式中尋找彼此配搭的平台,取長補短。邀請有經驗與信仰實踐的基督徒領袖做顧問與指導。目前中國大陸的教會領袖與職場領袖年齡主體大約在35-55歲之間,普遍為第一代基督徒領袖,上一代基督徒領袖基本上是1940年以前出生的更年長一代,他們已經逐步淡出歷史舞台。年輕領袖嚴重缺乏55-75歲之間的父輩領袖們的指導,因為他們經歷了上山下鄉和文革運動,在文化與倫理傳承方面基本屬於失去話語權的一代。而在美國,這一代卻異常活躍,也包括教會領袖和職場領袖。我們可以思考以什麼模式來接收並處境化這些資源。

中國家庭教會經歷30多年劇變,團隊型教會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之痛;城市新興教會格局也正在發展和調整之中,這個調整過程,又正是職場人士尤其是相當一部分企業家積極參與的過程。下一步城市家庭教會的發展方向,將會受到職場基督徒人士的深刻影響。可以預測,職場基督徒的屬靈生命及這一群體的整體素質將影響未來20年中國家庭教會的走向。2030年前後中國教會整體的神學教育、教會治理、植堂事工、慈善事工、宣教事工都將取決於此。職場基督徒由於其在工商界經濟平台、甚至在國際商務中的影響與地位舉足輕重,他們更容易發揮與普世教會的連接作用。因而在注重職場基督徒事工的定位、方式、內容、規模等細節的同時,也要考慮在宏觀環境下,如何發揮職場基督徒在全社會尤其是中國家庭教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