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信仰的公共性”神學講座側記
邵健
“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們的光也當這樣
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
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3-16)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 。”
(約翰福音18:36)
當面對極具爭議的當代社會議題及多元文化思潮挑戰的時候,基督徒如何做到“在世而不屬世”、如何維持“世上的光、山上的城”的榮耀見證?2018年4月末,由前中華福音神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現任浙江大學哲學系研究員-曾劭愷博士主講的神學講座《基督信仰的公共性》,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曾劭愷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神學系哲學博士,普林斯頓神學院神學碩士,維真學院道學碩士,以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理學士。自2013年開始參與歸正福音事工服事,講授課程包括“行動中的信仰:基督教倫理學”、“生活與靈性:華人信徒的屬靈神學”、“馬太福音”等,亦是多本電子書的作者。他於維真學院師從巴刻(J.I.Packer),傳承英國清教徒及福音派信仰的精神,致力於擔負華人教會神學發展及文化宣教。
當面對各種社會議題的時候,很多基督徒被政治誘導,只有“立場”,而缺乏思辨,不由自主地在左右兩派中選邊站。這些議題,大的如同性戀婚姻(及針對保護不同性別認同群體的法制)、民主黨和共和黨選舉、平權制(AA)對亞洲學生的不公平、合法墮胎、以及槍支控制等,小到一些地方性政策及法案。爭論的結果往往是不同觀點的群體分裂成兩派,互相都無法正常地對話。教會內部有些基督徒也會因此而有觀點上的分裂,往往雙方都相信是“為神國而戰”。這些現象引起我們思考一個問題——聖經原則如何落實在當代基督徒的公共領域生活中?
首先,曾老師向我們闡明了基督信仰的“公共性”。基督教的信仰不光是關乎我們跟上帝的關係,以及我們在教會裡面的生活。基督徒的信仰應當活在每一天,應當活在世人的眼前。因為主耶穌吩咐我們,要做世上的光、世上的鹽,要做山上的城。主耶穌教我們的禱告,不是願祢帶我們到天上去,而是“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正如主耶穌是“道成肉身”的主。聖經給我們的是“入世”卻又不“屬世”的信仰;在世人面前,什麼是基督徒該有的樣式、以及如何活出這個樣式,如何在生命中的每一點都委身於基督,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課題。“十字架”是這個課題的中心,因為“十字架”本身就具有“公共性”。“十字架”是主耶穌在羅馬帝國的權勢下被判刑、被釘死,它是一個“公共性”的救贖事件,它也關乎我們個人和上帝的關係。因此基督徒個人的信仰和公共的生活,要體現出上帝給我們的整全的世界觀。
從主禱文入手,曾老師結合教會的歷史教訓,闡明如何以禱告進入公共場域。中世紀的時候,教會曾認為只有神職才是聖潔的,甚至崇尚苦修的生活,導致在世上息了光、鹽失了味。美國教育部長Betsy DeVos在出任前,曾誓言在任內用職權“推進上帝的國度”,然而這符合聖經嗎?許多福音派基督徒將“使美國再度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口號解讀為“使美國重新成為基督教國家”,但聖經有教導“基督教國家”的概念嗎?主耶穌在禱告中,首先要求人與神和好(“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9,10),而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好與尊名。針對現代的自由主義思想,曾老師說,世界的自由與神國的自由是不同的。世界的自由是自我定義的、為所欲為的。神國則是受到神本質的屬性所規範的自由。作為受造的人,我們要活出神所賦予我們的本性。
基督徒面對日常及社會問題,首先要從神學立場,而不是政治立場出發。聖經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本次神學講座跨二周歷時三十個小時,以“道成肉身”之模式確立“在世而不屬世”的核心原則,突破尼布爾關於“基督與文化”之五大進路的論述所造成的困境,借鏡初代教會、宗教改革、清教徒運動、荷蘭新加爾文主義,以及現代與當代神學家的洞見,思索當代華人基督徒與公共領域的互動,其中又以清教徒的工作觀、財富觀、和政治觀著墨最多;課堂上師生對談甚多,誠乃莫大享受。
為了嘉惠未能選課的弟兄姐妹,北美華神董事會在講座期間,特別為我們和曾老師舉辦了一次晚餐交流會。作為第四代基督徒的曾老師,在會上詳細講述他信主並受神呼召研究神學的經歷。之後互動式地回答了不少大家提的問題,比如講座中沒有聽全的部分、信徒學神學課程的同時如何處理好家庭問題,還有對一些具體社會議題的聖經解釋等等……
因為時間有限,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詳細解答,但參加的眾弟兄姐妹都從這位年輕、卻擁有廣博神學知識的老師深得裨益,今後在公眾議題上知道如何樹立正確的聖經神學立場。
註釋:
1. 歸正福音事工R.E.M.學術顧問曾劭愷介紹: http://rem.org.hk/aboutus/preachers/418-alex
2. 浙江大學哲學系研究員曾劭愷簡介;
http://person.zju.edu.cn/stseng
3. 曾劭愷博士Facebook主頁:
https://www.facebook.com/alex.s.tseng
作者簡介:屬青橄欖團契
責任編輯:陳一萍